蛋习俗自古有之,《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染蓝茜为色,煮卵为彩”的传统,人们将花草与蛋同煮,既寄托对春天的美好期盼,又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寓意。清明将至,在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情怀的传统节日里,为让这一古老习俗焕发新活力,4月1日上午,由中文博彩平台民政局指导,中文博彩平台全息生养健康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承接运营的观园社区长者服务站特别举办了“花草染蛋度清明”长者手工DIY活动,让长者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长者们共同观看了清明节科普视频。视频生动讲解了清明节的起源、发展及文化内涵,从寒食节的典故到各地多样的清明习俗,让在场长者对传统节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互动分享环节,邓奶奶动情地说:“我们家每年清明都会做艾粄、烧艾条,还要祭祖扫墓,这些都是不能忘的老传统。”其他长者也纷纷分享起家乡的清明习俗,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
最令人期待的花草蛋制作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了新鲜采摘的艾草,以及棉线、小网等制作工具。在工作人员“手把手”的指导下,长者们首先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植物叶片,将它们小心翼翼地贴在鸡蛋表面。“要把叶子展平,这样印出来的花纹才好看”,工作人员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着制作要领。
罗奶奶戴着老花镜,全神贯注地将一片艾草叶贴在鸡蛋上,“这叶子要摆正了,像我小时候母亲教我的那样”。接着,长者们用纱布将装饰好的鸡蛋仔细包裹,再用棉线牢牢固定。有的长者还创新地在鸡蛋上组合多种大小不一的叶片,创作出独具匠心的图案。
随后,长者们将制作好的鸡蛋放入加入生抽、茶叶、艾叶等材料的锅中炖煮。15分钟的等待过程中,茶香混合着艾草的清香在活动室里弥漫开来,勾起了许多长者儿时的回忆。"时间到!"随着志愿者的一声提醒,长者们迫不及待地揭开锅盖。当拆开纱布的那一刻,一片赞叹声此起彼伏——洁白的蛋壳上,清晰地印着艾草优美的叶脉纹理,有的还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茶色晕染效果。吴奶奶捧着自己制作的“杰作”,笑得合不拢嘴:“看这叶子的纹路多清楚,就像画上去的一样!我要把这个带回家给孙子看看。”
一颗颗饱含匠心的花草蛋,不仅承载着春天的气息,更寄托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在这个慎终追远的节日里,观园社区长者服务站用特别的方式为长者送去温暖,让清明习俗在新时代绽放异彩,让尊老敬老的美德代代相传。活动最后,长者们纷纷表示,这样的传统手工艺活动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增进了邻里感情,期待站点今后能举办更多类似的文化体验活动。
来源:全息生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