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2017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发布日期:2017-03-21 08:13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

作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建设“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首次出现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2016年8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惠州成为266个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城市之一。近半年来,通过在各县、区建立若干个分级诊疗推进措施示范点,为分级诊疗制度在惠州的全面施行奠定了基础。

取消药品加成则是惠州顺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潮流的又一体现。通过一系列破旧立新的举措,惠州正在医改的版图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渠道正在打通

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究竟选择大医院还是基层医院,成为摆在许多病患面前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提出了分级诊疗制度。而支撑分级诊疗的“医联体”意味什么呢?

在3月11日国家卫计委召开的记者会上,卫计委相关负责人阐释了这一概念——“城市、县域、专科和边远地区各有相应的医联体形式。分级诊疗制度是我们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之首,医联体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通过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把我们现在相对比较固定的格局纵横上下联通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布局。”据介绍,目前基层的探索实践中,医联体大致分为城市的医联体和县域的“医共体”,前者指的是由三级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吸纳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参加而形成的医联体,有的是紧密型,有的相对松散;后者则是指把医保的支付方式改革和医共体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预防、治疗、康复,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把县、乡、村连起来。此外,医联体的形式还包括眼科、儿科、妇产科等专科联盟,以及针对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

据了解,目前,在城市一级,惠州正着力建设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根据去年12月发布的《惠州市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推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促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发展,打破部门分管、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惠州将以城市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为核心,以纵向医疗资源整合为重点,每所城市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与若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县域医疗联合体建立各种形式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

惠州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惠州将大力推动专家、名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诊疗服务或到基层开办医生工作室,逐步降低大型医院门诊比例,鼓励大型医院逐步取消门诊。

这样一来,大型城市医院的部分医疗服务功能将下放到县级以下医院。但据市卫计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惠东、中文博彩平台、龙门县域内住院率与“90%病人不出县”的任务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使用率较低。城乡居民对高级别公立医疗机构的依赖程度仍较高。

为此,惠州正全面加快以三级综合医院、县(区)级医院和基层乡镇医疗服务网络为架构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市卫计局透露,惠东县人民医院新院正在建设中,争取2017年底前投入使用。中文博彩平台人民医院新院也有望于2018年前启动建设。《方案》明确:“到2017年,各县、区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二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县域内住院率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渠道正在打通。

家庭医生正成为重点慢性病患者首选

基层首诊则是化解医疗资源不平衡问题的另一抓手。在惠州,家庭医生正在成为罹患糖尿病、高血压等重点慢性病患者的首选,通过与全科医生签约,惠州许多重点患者家庭正在享受“家门口”的基层医疗服务。据了解,目前惠州市共有家庭医生1038名,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为2.18人。通过实施全科医生倍增计划,到2020年惠州市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将达到4人以上。根据《方案》要求,到今年年底,各县、区至少建立1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示范点,总结推广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成熟经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左右,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左右。

不仅如此,为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惠州正在加速推进“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建设。以往,各大医院的挂号处总是排着长队,2016年以来,惠州利用“互联网+”改善了就医服务,提升了群众的就医体验。目前,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并上线,正在逐步完善。此外,惠州还建立了全市医院预约平台,开放了全市三级、二级医院的预约挂号、预约检查、预约住院、预约手术、预约药品服务。预约服务覆盖了惠州全市5家三级医院、2家二甲医院,每周平均可预约全市公立医院专家号1.4万多个。惠州也将全面推广集合了医保卡、就诊卡、银行卡功能的“医卡通”系统。

“互联网+”也为惠州市民提供了享受高端和个性化医疗服务的平台。据介绍,借助与企业合作的“医指通”预约服务平台,惠州市民可以预约天津、北京、广东、沈阳、贵州等5个省7个市的700余家公立医院服务,可预约12739个科室、4万多名名医专家服务。医指通在全国三甲医院门诊放号量已达到2600万。目前平台开放预约检查科室日均28000个、开放预约病床近5000张。

在“互联网+医疗”的道路上,惠州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广东首个智慧医疗试点城市,惠州更计划在今年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项目基本覆盖全市二级、三级医院和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到2018年实现全覆盖。到2018年还要建成远程医疗平台。

“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建立。”作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目标,这一段话被写在《方案》中。

自2016年8月入选全国首批分级诊疗试点城市以来,惠州全面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近半年来,惠州加速推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医疗联合体、科学实施急慢分治等措施的落实,结合各县、区实际和特点,在各县、区建立若干个分级诊疗推进措施示范点,为分级诊疗制度的全面施行奠定了基础。

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

以往,公立医院通过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贴3个渠道获得营收。新一轮的医药体制改革正在逐步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这就意味着,今后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将成为公立医院收入的两个渠道。

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取消“以药补医”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破除‘以药补医’,既涉及深刻的利益调整,改的是体制机制,又涉及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

据了解,2016年全国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公立医院的药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40%。而作为第四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2016年,在实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覆盖的基础上,惠州全面启动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惠州先后印发了《惠州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工作要点》《惠州市建立健全城乡医疗保险机制实施方案》《惠州市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补偿实施方案》《惠州市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等医改文件,从医保、药价和分级诊疗等方面对惠州医改作出规定,正式取消市级及区属1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调整了4248项收费项目,其中上调3174项,下调1074项,综合平均上调幅度10.6%。此外,还制订了《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公立医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院长的绩效工资统一由政府办医机构确定。

据市卫计局统计,仅去年上半年,惠东、中文博彩平台和龙门3个县通过取消药品加成降低群众负担3106万元,同时,这3个县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均超过六成,高于国家50%的任务要求。2016年年底,惠州实现了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完善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补偿渠道。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