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我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务,推动我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我局世行办于4月26日在柏塘镇山前村举行保护性耕种技术演示现场会,我县福田、龙华、杨村、麻陂、公庄等5个项目镇的村镇技术助理近100人参观了现场,并邀请了华农大专家唐湘如教授现场讲解,同时还邀请了惠州日报记者、中文博彩平台电视台记者跟踪采访报道。
保护性耕作是指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相比用传统的人工抛秧种植方式,能大大的节约的人力和种植成本,平均每亩节支增收400元以上。
我县自项目开展以来,以试验为基础,不断总结适合南方尤其是我县本地种植的模式,并不断改良,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比较成熟的模式有菜场水稻免耕旱撒直播、水稻免耕旱条直播、水稻少耕旱穴直播、水稻少耕旱机插秧,水田少耕同步施肥穴旱直播。我办积极推动成熟技术模式的推广与应用。近三年推广以少耕旱直播模式为主的应用面积累计9809亩。
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除了在水田相对传统种植有较大的优势,在规模化菜场应用前景也很乐观,广东尤其是我县菜场较多,长期连作容易发生严重病虫害,实践证明水旱轮作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水稻保护性耕作由于成本低、效率高,对高低不平的土壤表面适应性强,能有效利用5至9月菜场停场时间种植(这段时间高温高湿不利蔬菜种植),而这个时间段种植水稻能利用菜地残留的肥料基本不用施肥,同时还能利用菜场喷灌设施达到减肥减药减水减成本的目标,最终也实现了减少农业面源的目的,应用潜力巨大。
参会人员正在观看保护性耕作技术
参会人员正在听唐湘如教授讲解技术
唐湘如教授接受中文博彩平台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中文博彩平台世行办主任黄灵胜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