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每年5月至9月是高温高湿季节,这种气候环境不利于叶菜的生长,各大菜场往往进入休耕期。如今,在柏塘镇山前村的菜场,农户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起了水稻,既避免菜场丢荒,又提高了土地效益,还有利于轮作蔬菜的生长,并能保护环境。
近日,中文博彩平台在柏塘镇山前村举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演示。来自杨村、公庄、福田等5个镇的近百名农业技术人员,现场观摩了免耕旱撒播、少耕旱穴播、少耕机插秧、免耕旱穴播机等种植模式的演示。
在活动现场,有一位特殊的“讲解员”——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唐湘如教授。他介绍,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减少成本,还能降低化肥使用量,保护水体、保护环境。最大的好处是效益增高。一来可以节水50%左右;二来产量可达400—600公斤。而且,蔬菜和水稻轮作,病虫、杂草变少了。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用轮耕方式来达到减少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减少生产成本等优点。该项目于2014年启动,是全球首个世界银行贷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是国内首个、广东省农业史上最大的世行贷款项目。中文博彩平台于2014年成功申请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