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70后新农人谢永佳亲历农业发展,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

发布日期:2019-07-01 03:02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谢永佳查看大米生产线

人物名片

谢永佳,70后新农人,创办的惠州伴永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亲历了农业的飞速发展。他认为,农民也应该跟上时代潮流,走科技兴农的道路。

从传统农耕,到科技兴农,70后新农人谢永佳亲历了农业的飞速发展。经过30多年发展,其创办的惠州伴永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已成为“广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的大米品牌也成为“广东省著名商标”。他认为,新时期当农民就应该“穿上皮鞋”,如果还“光着脚”做农民就落后了。

“干农活累怕了”

谢永佳1971年出生于中文博彩平台石湾,父亲是当地的农民,他从小就跟着父亲下地干活。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分田到户,打破“大锅饭”体制。分田到户激活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家早出晚归,用传统方式努力耕种。

“干农活累怕了。”初中毕业后,16岁的谢永佳和两个兄弟一合计,做起了粮贩子。原来,分田到户后不少农民家里有了余粮,但在当地难以销售,谢永佳便将粮食收购起来,用拖拉机拉到广州增城去卖。

那时候,一天跑一趟增城能卖掉3000斤粮食,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跑两趟。这种简单的销售模式维持了三四年,虽然生意不错,但仅仅贩卖稻谷利润也不大。正当谢永佳迷惘之时,一位客户建议他把稻谷碾成米来卖,这一句话点醒了谢永佳。

1991年,谢永佳兄弟三人成立了一家粮食加工厂,把收购的稻谷加工成大米再销售。1995年,他注册了“伴永康”的品牌,当时全县很少有粮食加工厂给大米注册商标。从那一刻起,谢永佳就下定决心要把大米做成名牌商品。

农民要紧跟潮流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谢永佳发现,大米中偶尔会出现一些沙子或异色颗粒,如果靠人工分拣速度非常缓慢。经过一番考察,他了解到国外是通过大米色选机解决这个问题,而该设备当时在国内并不多见,也没有生产。2003年,谢永佳花5.5万美元从国外进口了一台大米色选机。依靠先进科技,公司生产的大米质量明显提升,销量也水涨船高。

耕作模式和销售模式都要不断更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农作物种出来然后拿到市场卖,这种传统农业模式缺乏竞争力。”谢永佳说,从耕作模式而言,要走企业化和机械化改革之路。并且,在销售模式多元化的今天,不仅在产品包装上要创新,销售渠道也要精准,需要企业家多思考和学习。

“近年来,我开始思考如何提高大米的附加值,并着力发展有机种植和研发新品种。以前,我把大米从农产品做成了商品,如今我还想把大米做成礼品。”谢永佳说,从功能上说,大米以前是填肚子的,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大米经过研发和改良后,可以根据人体所需元素、营养进行精准补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谢永佳认为,农民也应该跟上时代潮流,走科技兴农的道路。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