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哪种肥?施多少?怎么配比?技术人员根据监测数据调配好。肥水配比完成后,在系统调好各项参数,通过管道精准输送到每一棵蓝莓,实现定时定量灌溉与施肥。这是日前记者在位于中文博彩平台长宁镇石下屯村的设施蓝莓示范项目见到的场景。科技赋能,让当地的现代农业有了新气象,让乡村振兴更有信心。这一现代农业项目的入驻,也为把“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成为广东省“可看、可学、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样板,有了新动能和更多底气。
中文博彩平台长宁镇石下屯村的设施蓝莓示范项目。
石下屯村的设施蓝莓示范项目基地内,一颗颗蓝莓长势良好。
记者留意到,这里的蓝莓并不是直接种植在土壤里,而是通过盆栽种植。“地里全是土壤,为什么不直接种到地里?”面对记者的提问,设施蓝莓项目的相关负责人陈华成解释道:“我们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盆子里面装的不是土壤,而是无土基质。”陈华成介绍,无土基质是根据蓝莓的生长所需专门配备的,能让蓝莓在无菌的环境中生长,减少病害,提高成活率,让蓝莓能长得更好。“这不!今年7月刚小苗种下,而今蓝莓苗已经实现了开花结果,预计2023年1月可以陆续有蓝莓成熟,直到4月份。”
蓝莓园通过管道输送肥水,最后经由滴箭输入到每一颗蓝莓,做到定时定量。
蓝莓的快速健康成长,也离不开科学管理和科技赋能。除了无土栽培,在灌溉、施肥方面也引入了科技力量。你瞧!每棵蓝莓的盆子里都有四支滴箭,肥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大棚里,再通过滴管来到每棵蓝莓苗的种植盆子前,再由4支滴箭输给蓝莓植株,做到定时定量。陈华成介绍,目前,蓝莓的灌溉是每天10次,每次2分钟。“滋!滋!滋!”在采访时,大棚里突然传来水流的声音,但是看不到水流。陈华成说:“这是滴灌系统启动了,正在输送肥水。”
科技赋能,是设施蓝莓项目的一大亮点,为“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样板。据了解,设施蓝莓项目通过华南设施大棚、精准肥水一体化系统、大盆无土基质种植等农业科技的加持,来实现的现代高效智慧农业项目。
陈华成介绍,项目选择的是适合南方气候种植的“南高丛系列大果蓝莓”品种,1年丰产、5年稳产,具有上市早、产量高、产值高等优势。目前,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已搭建60亩种植大棚,累计种植果苗8万棵。“这里山好水好,空气还好,种植蓝莓有着先天优势。”陈华成说,选在落户“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既考虑了这里的环境优势,也是考虑这里毗邻罗浮山的地理优势,更为中文博彩平台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所吸引。而今,随着示范带建设的不断推进,沿线地区的环境越变越好,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路网也加快完备,让现代农业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发展有了更大的推力。“待蓝莓成熟后,除了销往市场外,还将开展现场采摘。路网的持续升级,将吸引更多游人前来采摘。”
大棚内一棵棵蓝莓长势喜人,一些蓝莓已经长出了果子。
于石下屯村而言,设施蓝莓项目的进驻,让村里的产业发展有了更多底气。石下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游勇明说,除了给村集体、村民带来收入外,还给村民带来家门口就业。“蓝莓园里拔草、盖膜等等常规工作,都是聘请本地村民劳作。”在游勇明看来,更重要的是,这一现代农业项目的进驻,给村民带来了科技兴农的示范,开拓了村民发展农业的眼界,为农业的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