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县政府工作部门 > 县司法局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我为群众办实事|罗阳司法所迅速行动 成功化解某小区老人黄某摔伤引发的信访案件

发布日期:2021-06-21 18:39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中文博彩平台司法局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6月15日,王某在县领导接访日反映,其母亲黄某2019年7月在某小区内游泳池楼梯间摔跤致残,多次与小区协商无果。县政府主要领导在接访中批示由罗阳司法所牵头调解,若调解不成,引导走法律程序和提供法律援助。6月16日,县司法局接到县信访局转来上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批示表,局主要领导迅速批示,要求罗阳司法所尽快调处。罗阳司法所认真贯彻落实县、局要求,迅速行动,把化解该重点信访案件作为检验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成效,稳步推进“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向深入。6月16日以来,县司法局、罗阳司法所联合相关单位,发挥连续作战精神,以办实事、办好事为抓手,发挥“所所对接”工作模式优势,通过现场勘查、分别沟通、召集调解,成功调处化解了该矛盾纠纷,着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起因】

  2019年7月16日下午,居住在某小区的老人黄某本想到小区游泳池通知小孙子回家吃饭,不料在通过泳池楼梯间途中不慎踩空台阶摔倒滚落,造成身体多处骨折,随即被送到医院治疗。期间,黄某的儿子王某对小区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提出多次协商,物业管理方认为黄某家属没有尽到对黄某的看管责任和黄某没有正确选择乘坐电梯,而选择走作为应急通道的楼梯才是造成摔伤的主要原因,而黄某家属方认为是小区没有完善会所的基础安全措施,包括未安装楼梯扶手、楼道灯光昏暗等原因造成黄某不慎摔伤,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事故发生后将近两年时间里,双方围绕责任认定和赔偿费用的问题一直陷入僵局。

  今年6月,物业方因事故发生后黄某家属方一直拖欠物业管理费一事,将黄某家属方诉至法院,这一举动,彻底把黄某家属悲伤和不满的情绪引爆,随即不断向信访、住建、税务等职能部门投诉,声称此事解决不了会采取进一步升级行为。

  【调解】

  2021年6月16日,接到调解任务后,罗阳司法所立即组织调解员来到黄某当初摔伤的案发地,发现楼梯间确实没有安装扶手,如果行人不小心踩空很可能会发生摔倒在地的情况,因此,在黄某摔伤一事上开发商和物业方确实存在责任。在进行完前期了解和实地考察后,调解员便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第一次面对面的调解。

  在第一次调解中,物业方表示他们只承认对黄某摔倒一事存在社会公益和人道主义责任,并当场表示愿意向黄某给予适当的补偿。然而,黄某的家属并不认可,并提出要求物业方赔偿包括医药费、护工费、医疗器械费等近30万元。物业方认为,作为为居民提供服务的物业管理公司,黄某在小区内摔伤,也感觉到十分心疼,也理解家属的悲伤感情,而且在事故发生后也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到医院慰问,但是,家属没有尽到对黄某的看管责任和黄某没有选择正常乘坐电梯而选择走作为应急通道的楼梯,才是黄某摔伤的主要原因,而且物业方也通过在楼梯张贴小心台阶等警示标记提醒行人注意安全,因此黄某摔伤一事不应该是物业方负责,就算要负责,也是极少部分责任。黄某的家属对于物业方的解释非常不满,并且当场反驳、不肯让步。至此,调解陷入僵局。

  6月17日,在第一次面对面调解陷入僵局后,调解员充分了解家属和物业方的态度,明确双方通过补偿和平解决问题的态度是相向而行的,但在责任承担比例和补偿金额上产生分歧。于是,调解员调整思路,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法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个别谈话。罗阳司法所联合对接的广东宝晟律师事务所,组织律师和调解员首先找到了黄某家属一方,向其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性地讲解法定赔偿标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黄某确实受到了一定的伤害,家属的态度可以理解,而现在物业方愿意作出补偿,大家应该理性维权,以免造成更多无谓的损失。然后,调解员又找到物业方进行劝说,黄某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现在又患有老年痴呆,此次意外让黄某和家属身心受创,且黄某恢复期较长,所以希望物业方能站在受害方的角度换位思考,作出必要让步,相对提高补偿金额,让黄某及其家属都能得到一丝安慰。

  6月18日,在调解员的组织下双方当事人进行了第二次面对面调解。物业方愿意进一步增加补偿金额,但是认为黄某家属提出的针对黄某患老年痴呆和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与此次事故无直接关联,产生的医药费、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不应纳入损失补偿。黄某家属方看到此次对方态度诚恳,带着诚意,而且此前经过律师针对法定赔偿费用讲解分析,也自知一些基础性疾病与这次事故无直接关系,法律一般不予支持,经过调解员苦口婆心的劝说,黄某家属和物业方都不再固执己见,最后双方都在赔偿金额上作出了让步,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点评】

  罗阳司法所接到调解任务后,首先深入调查研究、实地走访,充分了解纠纷的起因、特征; 再组织首次面对面调解,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意见,并分析双方的诉求,找到下一步工作的突破点;然后,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态度,及时调整调解策略,在缓和矛盾的基础上,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引导双方当事人理性维权;最终,在调解员情理结合的劝说下,促成当事人互谅互让就纠纷解决达成一致。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