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中文博彩平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工业给力、需求回暖、财税实力提升、镇域经济加强等共同作用下,全县经济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顺利完成年初预定目标以及“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回望过去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质和量的提升,“十一五”期间,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税收等实体经济实现了五年翻番的跨越发展;2011年,站在“十二五”规划新的起点上,全县人民正齐心合力,乘风扬帆,大踏步向前……
一、数字盘点
1、295亿:初步测算,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95.29亿元,同比增长15.6%,增幅全市排第二位;“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GDP总量累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140.62亿元,经济总量比“十五”时期(570.1亿元)翻一番,五年年均增长15.2%,增速快于“十五”时期(12.8%)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3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53.29亿元,增长25.1%;第三产业增加值109.7亿元,增长6.2%。预计人均GDP可超3万元,增幅达14.8%。
表1:2006-2010年GDP及增幅
单位:亿元;%
2、145亿: 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145.93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比去年同期快7.9个百分点,比GDP快9.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14.4亿元,同比增长30.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7.4%)2.8个百分点,增幅全市排第三位。
表2:2006-2010年工业增加值及增幅
单位:亿元;%
3、52亿: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2.5亿元,增长6.5%;“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产值219亿元,年均增长8.1%(现价)。
4、250亿: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0.98亿元,同比增长16.4%,“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4%;贷款余额85.73亿元,同比增长15.4%,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3.7%。
5、118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4亿元,增长29.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8%)11.8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373.91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2.77倍;五年年均增长32.8%,快于“十五”时期(16.2%)16.6个百分点。
表3:2006-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增幅
单位:亿元;%
6
6、91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亿元,同比增长19.2%,快于去年同期3.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0.2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二。
7、24亿:全县税收合计24.85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国税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长18.2%,“十一五”时间累计达58.86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70.1%,年均增长11.8%,增幅快于“十五”时期(8.2%)3.6个百分点;地税收入10.89亿元,同比增长26.5%,“十一五”期间累计达37.22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2.2倍,年均增长25.8%,增幅快于“十五”时期(23.3%)2.5个百分点。
表4:2006-2010国、地税收入及增幅
单位:亿元;%
8、15亿:全县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5.02亿元,同比增长21.3%;“十一五”期间累计财政收入50.57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2.4倍,年均增长28.9%,增速快于“十五”时期(16.3%)12.6个百分点。
表5:2006-2010年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及增幅
单位:亿元;%
9、63万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3.8万平方米,增长26.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4%)10.9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三。
10、52宗: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52宗,“十一五”期间累计引进382宗,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26亿美元,增长24.5%,“十一五”期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19亿美元,年均增长14.39%;外贸出口总额16.4亿美元,增长27.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9.4个百分点。
11、429万:全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400万,达42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和53%,分别是2005年的2.5倍和6.9倍,五年年均分别增长20.2%和47.2%。
12、17069人: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7069人,转移人数比去年增加3千多人。2009-2010年两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1万人。
13、9000元: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可突破9千元大关,达9065元,增长18%,是2005年的2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5%,快于“十五”时期9.2个百分点。
二、特点分析
(一)工业给力,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协调同步
一方面:去年,全县GDP实现了15.6%的增速,比年初预期目标高出3个多百分点,可以说全县经济发展已经处在一个较快的水平上。从其产业构成看,工业经济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贡献作用功不可没,从去年初开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表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增加值增幅均保持二位数的增长,并且是在高于2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下半年,在新上企业投产、主要行业稳定增长以及企业整体效益进一步好转的共同作用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4亿元,实现了30.2%的高速度增长,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为81.2%,对GDP的贡献率为63%。分析其增长原因除了与世界经济实体整体回暖,企业接单数量和效益方面均好于2009年以外,更多是体现在:一是新上企业的拉动。去年全县新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其中,产值过亿的就有6家,新上企业实现产值高达25.8亿元;二是主要行业增长稳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品业、塑料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六大行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60.08亿元,增长27.6%,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2.5%;三是企业效益明显好于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综合指数为141.61%(1-11月),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个数同比下降27.3%,而利润总额同比上升84.2%。
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一味地要追求高增长,高速度,在考虑经济增长的同时,县委、县政府更加注重把中文博彩平台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生态良好、环境宜居的幸福新中文博彩平台。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文博彩平台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的协调同步发展。全年安排550万元对14个企业和单位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示范推广和政策研究等,同时,对年综合能耗达万吨标准煤以上的10家企业列入重点耗能监测对象进行实时监督,预计2010年GDP能耗同比下降3.12%,完成市下达的“十一五”能耗下降任务;与此同时,省立3号绿道和省立5号绿道中文博彩平台段全线贯通,目前全县建成省、县两级绿道共8条,总长
(二)镇域经济给力,县域经济快跑动力增强
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从综合发展潜力看,根据“广东镇域改革发展论坛”暨《2010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显示,中文博彩平台罗阳镇位居广东百强镇的第39名,是惠州市唯一进入综合发展力百强的乡镇,而从惠州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全十强来看,中文博彩平台占据了4个席位,遥遥领先于其他县(区);从经济总量看,初步测算全县GDP超20亿元的镇有5个,超10亿元有7个,最高的罗阳镇高达78亿元;从工业经济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全县平均水平的镇有7个,最高的横河镇增幅高达67%。特别是龙溪镇,在富士康项目的拉动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迅速突破10亿大关,达10.3亿元,增长48.9%,增幅仅次于横河镇,而随着西部、中部、东部以及鸿达四大工业园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其辐射带动作用效益将逐渐显现,这必将给周边乡镇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从投资情况看,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超过全县平均水平的镇有6个,投资超十亿元的有4个镇,超五亿元的有6个镇。
(三)出口给力,协调拉动
去年以来,全县外延经济表现抢眼,外贸出口年初就改写了2009年连续负增长的不利局面,从2月开始到11月,连续10个月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速,全年外贸出口实现16.4亿美元,同比增长27.4%,是2005年的2.2倍,五年年均增长17%;内需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6%。在蓄能电站等大项目以及各项重点项目的拉动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18.4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工业投资48.9亿元,增长16.8%,均完成全市下达任务,“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374亿元,比“十五”时期累计增长2.8 倍,年均增长32.9%,比“十五”时期快16.7个百分点;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2%。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扩内需、促增长”是各级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消费市场方面,中文博彩平台除了积极做好“惠货、博货全国行”工作外,更加注重加强节庆效应,以此同时,不断壮大限上企业规模。一年来,全县举办了罗浮山荔枝、观音阁淮山、横河枇杷、福田菜心以及石湾韭黄等多个农产品展销文化节,在提高农产品知名度的同时,进一步刺激了全县消费市场;与此同时,下半年新上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8家,直接壮大了限上企业的总量,全年全社会消费品总额91亿元,同比增长19.2%,取得了增幅全市第二的可喜成绩。外需迅速回升,内需强劲启动,“内外兼修”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全县经济发展实现了由单一带动转向内外需协调拉动的格局。
(四)财税给力,经济运行效益与质量提升
从全年发展情况看,全县财政收入呈“V”字型走势,2月份同比增长28.6%,随后呈逐月回落态势,特别是到了上半年,增幅回落到10.1%的低位。下半年开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从多方面着手,加大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力度,并取得显著成效,7月份增幅开始明显回升,8-12月增幅均超过了20%。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5.02亿元,增长21.2%,是2005年的3.6倍,五年年均增长28.9%;税收总计24.85亿元,增长21.7%。其中:国税收入13.96亿元,增长18.2%;地税收入10.89亿元,增长26.5%。
(五)政策给力,民生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果断出台25条刺激经济和惠民措施,确保了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同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给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实施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县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新农村建设。开展镇、村、自然村道路硬底化改造、城乡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改造镇道
三、制约因素
2010年全县GDP增速一季度增长13.3%,二季度上升为13.6%,第三季度在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提速到14.3%,全年现实了15.6%的增幅,经济运行实现低开高走,强势回升的良好态势。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第三产业发展减缓、现代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通胀预期增强等制约全县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因素仍在。
(一)第三产业增幅跌破两位数。受住宿、餐饮以及财税等的影响,再加上第四季度交通运输整体有所回落,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只有6.2%,跌破二位数的增长,增幅比GDP慢9.4个百分点,而6.2的增幅也创下了自1996(5.2%)年以来的新低。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全县经省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只有8家,其中,6家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涉及行业包括电子信息,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不多,产值比重低,不利于全县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镇域经济差距仍然明显。近年来,东部乡镇的发展虽然明显加快,但与西部乡镇相比,差距仍然明显,仍然巨大。2010年,西部乡镇的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税收合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分别是东部乡镇的4 倍、6.8倍、8.4倍和4.8倍;东、西部乡镇发展不平衡,不利全县经济实现协调同步发展。
(四)通胀预期增强。从大环境看,去年11月美联储宣布重启量化宽松政策(QE2),热钱将源源不断流入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强,而“涨”字更是被网民评为2010年年度汉字;而从本地实际看,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2.1%,二季度上升到102.5%,三季度为102.8%,全年为10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3.1%)。CPI不断攀升,将给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造成一定的冲击,生产生活成本的上行,将会抵消了增加的一部分收入,对居民增收和内需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2011年展望及政策建议
(一)展望2011年
从国际看,随着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及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的较快回升,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进一步确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去年11月3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说,2011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双速”复苏特征,即发达经济体增长较迟缓,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迅速。但面临着欧洲债务危机以及如何避免经济过热和管理好资本流入问题;从国内看,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同时,2009年国家4万亿投资的后续效应仍会产生,相关专家预测2011年全国GDP的增速为8%-9%之间;从本县实际看,2011年全县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相对平稳,结合自身增长动力分析,全县存在着有利于经济平稳增长的诸多因素。一是工业发展后劲强。2011年龙溪富士康、中兴通讯等大项目以及西部工业园、鸿达工业园的不断建设,工业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二是第三产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一方面是“创强”效应,随着全县创建旅游强县和文明县城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星级酒店项目不断开工建设,在提升中文博彩平台形象的同时,将进一步带动旅游、住宿、餐饮、交通等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原来交通网络的基础上,2010年全县实施总投资200亿元的“3+10+
(二)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创建旅游强县和文明县城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集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于一体、旅游要素丰富的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旗舰景区,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和现代物流业,为现代服务业培植新的增长点。
以莞、惠、深共建优质生活圈为契机,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充分发挥中文博彩平台在珠三角城市群中人居环境优越的特色,做好先导性规划,构建城市特色文化体系,在现有城市园林景观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商务产业。
以建设“珠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契机,加快发展与农业相关的服务业。一方面,推动现代农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重点发展以农家乐、观光农业相结合的旅游项目,提升农业发展层次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中文博彩平台是个农业大县,粮食、大牲畜、家禽、生猪等是中文博彩平台农业中的主要产业,必须重点发展直接为他们服务的农业技术服务业、畜禽良种繁育业、畜禽疫病防治业、饲料商业和农机综合服务业。
2、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建议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相结合,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布局,促进协调发展。同时,要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如,结合西部工业强镇的特点,重点发展高端科技、新能源、生物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产业等行业;而东部乡镇则适宜发展绿色食品深加工以及高端生态农业。
3、大力发展东部经济。东部镇重点要依托东部工业园这一平台,发展“两低一高”产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重点项目布局、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税收返还、政策优惠等方面,要适度向东部乡镇倾斜,全力提升东部乡镇的发展潜力和活力,促进全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两部规章,并将于
撰稿:余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