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县政府工作部门 > 县统计局 > 统计研究 > 统计分析

中文博彩平台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分析

发布日期:2014-08-26 16:00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财政收入[1],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的国力与财富。本文通过分析近十年来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均衡增长,财政收入随GDP增加而增加。

一、相关分析

(一)财政收入与GDP的发展分析

1、比重分析:从全市情况看,2013年全县GDP[2]、财政收入总量均在全市七县区中排第四位,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排在第五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43个百分点,显示经济发展质量欠忧,产业结构需加快转型升级(详见表1)。

表1:2013年全市各县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单位:亿元;%

地 区

地区生产总值(GDP)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全市

2368.03

250.11

10.56

中文博彩平台

445.34

27.32

6.13

惠城区

501.00

121.02

24.16

惠阳区

290.44

27.91

9.6

惠东县

383.32

23.26

6.07

龙门县

115.71

7.72

6.67

大亚湾区

468.61

29.81

6.36

仲恺区

530.88

13.06

2.46

从历史发展看,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提升。2004年全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71%,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13年所占比重为6.13%,比2004年提高了3.42个百分点。

2、增长分析:从近十年的情况看,财政收入增幅均快于GDP增幅,其中,有9年的增幅均超过20%以上,最高的为2007年,增幅高达34.5%,2004-2013年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25.1%,扣除平均价格涨幅2.5%,增幅为22 %,快于GDP的年均增幅(14.8%)7.2个百分点。

(二)财政收入与GDP绝对额的计量分析

为了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这里我们结合近三十年来全县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情况,以地区生产总值GDP为自变量,财政收入为因变量,利用Eviews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表2:1984-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

单位:万元

年 份

财政收入(Y)

GDP(X)

年 份

财政收入(Y)

GDP(X)

1984

1279

32935

1999

15500

752156

1985

1241

37906

2000

19859

812576

1986

1928

42667

2001

25434

904780

1987

2555

53396

2002

25029

980208

1988

4233

81724

2003

29130

1090364

1989

4070

89821

2004

34533

1276191

1990

4737

104050

2005

42204

1449504

1991

6579

122078

2006

56056

1650825

1992

6974

151839

2007

75369

1983404

1993

11835

244212

2008

100183

2292291

1994

11057

331982

2009

123769

2526704

1995

11316

430734

2010

150184

2948188

1996

11548

532060

2011

183584

3475507

1997

11589

597458

2012

220340

4000879

1998

13635

685640

2013

273250

4453407

根据表2数据,得出财政收入与GDP的相关图形。

图1:财政收入与GDP的相关图形

由图1可以看出,财政收入与GDP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明财政收入取决于GDP的值,随着GDP的增加财政收入也是增加的,并且两者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将模型初步设定为一元线性函数模型。现以财政收入(Y)为因变量,GDP(X)为自变量,建立一元回归模型:Y=a+bX+e,其中:a,b为回归系数,e为随机变量。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全县财政收入模型的估计式为:y=0.056x-14014.9,模型结果估计表明,近三十年来,全县GDP每增加100万元,财政收入将增加5.6万元,表明财政收入随GDP增加而增加。

说明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中95.26%可由财政收入同GDP的依存关系来解释,只有4.74%属于随机因素的影响,显示该回归线拟合效果较好。

(三)财政收入对GDP增长的弹性分析

为了探究财政收入和GDP增长速度是否同步协调,采用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即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的比率。当弹性系数小于1为缺乏弹性,说明财政收入增长慢于GDP增长;弹性系数大于1为富有弹性,说明财政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

由图2可以看到,近十年来, 2004年以来,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均大于1,最高的是2008年,为1.17,表示GDP增长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相应增长1.17个百分点。

(四)重点行业税负与GDP分析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分析税收与GDP的比例关系依然非常重要。

表3:2013年各行业增加值和税收占总量的比重及贡献

GDP构成

GDP各行业比重(%)

GDP各行业贡献(%)

税收各行业比重(%)

税收各行业贡献(%)

单位增加值税收(%)

第一产业

9.5

2.7

0.5

1.0

0.55

第二产业

52.5

68.0

62.5

50.0

12.19

工业

50.3

67.3

52.8

34.4

10.75

建筑业

2.2

0.6

9.7

15.6

46.20

第三产业

38.0

29.4

37.0

49.0

9.96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8.5

7.9

0.8

0.7

1.0

批发零售业

6.4

4.4

4.8

3.3

7.64

住宿和餐饮业

1.9

0.3

0.8

-0.6

4.11

金融业

2.0

0.3

3.6

10.4

18.32

房地产业

6.6

6.1

19.7

30.2

30.44

其他服务业

12.5

8.4

7.2

5.1

5.93

从比重看:GDP的三大产业结构为:9.5:52.5:38.0,税收的三大产业结构则为0.5:62.5:37.0,两者之间的产业构成,除第三产业较为一致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差异较大。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房地产业占GDP与税收各自的比重波动幅最大,两者之间相差13.1个百分点(详见表3)。

从贡献看:GDP增长主要依靠工业的拉动,而税收的增长则是二、三产业协调拉动。2013年全县GDP增幅为12.5%,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率和贡献率分别为8.5%和68%,其中工业的拉动和贡献率为8.4%和67.3%。税收方面,2013年,全县税收总收入45.6亿元,增长22.3%,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50%和49%,税收增长体现为协调同步增长,优于GDP主要依靠工业拉动的单一式的增长。

从单位GDP创税看:不同产业对税收的贡献不同,单位税收的税收含量不等,按产业对税收贡献的大小看,二产最大(创税率12.19%)、三产次之(创税率9.96%)、一产最小(创税率0.55%);从具体行业来看,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创税率最为突出,单位GDP税收为分别为46.2%和30.44%;而相应对GDP贡献最大的工业,单位GDP税收仅为10.75%。

二、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对财政收入与GDP增长的历史发展情况以及计量检验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依存关系,表明财政收入与GDP增长长期存在均衡增长关系。

2、GDP对财政收入的边际贡献率为0.056,表明GDP平均每增加100万元,财政收入将增加5.6万元,财政收入随GDP增加而增加。

3、全县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稳步提升,但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全市的排位低于GDP在全市的排位,并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4、房地产业、金融业以及建筑业的创税率明显优于其他行业。

三、协调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建议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效益。从近几年全县经济发展特点来看,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工业单极拉动,作为经济增长的另一引擎,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尽人意,特别是今年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只有个位数增长。对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达到直接提升经济增长效益以及增加财政收入。一是依托强大制造业基础,重点发展为之服务的包括运输与物流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二是依托“环罗浮旅游专线”的开通,加快发展与旅游相关联的配套产业,如星级酒店业、餐饮业、娱乐以及相关文化展销业;三是依托乡镇资源特色,发展特色第三产业。如,东部乡镇农业产品充足、生态环境优美,我们应抓住人们对绿色生态食品的热捧心态,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大城市的辐射拉动力,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对接超市,供应大中城市超市批发零售。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经济总量。以抓好重大平台建设、重大产业建设以及重点企业培育为契机,加快发展经济、做大做强GDP“蛋糕”,同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改造提升传统的老旧工业,培育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电子科技、新型材料以及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为全县的财源建设增添新的亮点。

3、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和生活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总部或分支机构、中小企业入驻,将创意、决策、指挥等全局性战略范畴工作的关联环节聚集,发挥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企业核心设置在中心区域,生产加工基地则分布于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统称。总部经济对于开拓空间、聚焦经济要素、提高业态档次、扩大经济总量、加快经济转型,保持稳步健康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结合历史名城、罗浮名山、东、西部园区平台等优势,加大对中文博彩平台整体形象的宣传推广,同时在政策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优惠,引导大型企业来中文博彩平台设立总部或是地区总部,提升经济增长竞争力。

撰稿:余日光


[1] 文章中的“财政收入”是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 2013年全市及各县区GDP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