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县政府工作部门 > 县统计局 > 统计研究 > 统计分析

主动适应新常态 经济运行平稳开局 - 2015年第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日期:2015-04-23 16:00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2015年,既是 “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又是“十三五”规划谋篇布局的承启之年,更是检验全县经济发展的定力和可持续力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常态,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主动适应,积极应对各种宏观经济不利因素,经济发展围绕质量和效益做文章,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实现一季度全县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经济效益和质量保持稳定。同时,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压力加大,亟需引起关注。

一、基本情况

1、经市统计局核定,地区生产总值124.85亿元,增长10.7%,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56亿元,增长15.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46.31亿元,增长19.8%,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8.4个百分点,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8亿元,增长4.2%,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6.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

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2亿元,增长12.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3.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6、国税收入5.48亿元,增长17.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6.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5.2个百分点。

7、地税收入5.37亿元,下降9.8%,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4.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

8、商品房销售面积20.03万平方米,下降21.1%,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70个百分点,低全市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

9、3月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08.52亿元,比年初增长0.6%;贷款余额212.14亿元,比年初增长4%。

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2月)0.24亿美元,增长6.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5.1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11、外贸出口总额(1-2月)3.47亿美元,增长5.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8.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3个百分点。

12、全县用电量10.94亿千瓦时,增长5.7%,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7.96亿千瓦时,增长4.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4.9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一)经济总体运行平稳

今年以来,全县坚持“稳住、进好、调优”,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克服宏观不利因素影响,稳住工业发展的同时紧抓服务业发展,为全县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培育新动力。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4.85亿元,增长10.7%,增幅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高于全市、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12.58亿元、62.69亿元和49.57亿元,分别增长3.8%、14.4%和7.1%。三次产业结构为10.1:50.2:39.7。

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一季度,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各项惠农政策,狠抓措施落实,实现农业平稳增长。从四大行业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69亿元、0.06亿元、2.3亿元和0.59亿元,分别增长3.9%、3.9%、3.1%和4.7%。从畜牧业生产情况看,猪肉、牛肉、羊肉、家禽肉、禽蛋产量均平稳提高,分别增长4.1%、5.3%、4%、3.6%和2.1%。

2.工业对经济平稳增长拉动作用明显。一季度,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60.66亿元,占GDP比重为48.6%;增长14.1%,高于GDP增幅3.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拉动GDP增长7.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7.56亿元,增长15.6%。分行业看,在库的32个行业中,增幅超过30%的行业有8个,其中,增长最快的前五个行业分别是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0.2亿元、0.4亿元、0.95亿元、0.06亿元和1.92亿元,分别增长183.6%、67.7%、53.9%、53.3%和43.3%。

3.投资规模稳步扩大。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31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7.66亿元,增长19.8%,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1.48亿元,增长42.4%,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9.2个百分点。

4.对外贸易有效扩大。今年以来,全县积极利用资源、产业优势吸引外商投资,1-2月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9宗,比上年同期增加7宗;合同外资金额0.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2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3美元,增长6.3%。1-2月外贸出口总额3.47亿美元,增长5.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8.6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07亿美元,增长28%,占出口总额比重30.7%,比上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

(二)经济质量和效益保持稳步提高趋势

1.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1-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2.6亿元,增长73.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2.56%,比上年同期提高0.45个百分点;主营活动利润率2.71%,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30.1%,比上年同期收窄10.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2亿元,下降7.7%。

2.技术改造投资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全县继续深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投资增长迅速。一季度,全县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49亿元,增长5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9.2个百分点;其中,内源性经济技术改造投资4.93亿元,增长82.8%,内资企业技术改造热情高涨。分产业看,第三产业技术改造投资1.24亿元,大幅增长1.51倍;第二产业(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25亿元,增长44.6%,占第二产业(工业)投资的19.8%,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传统优势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98亿元,增长7.69倍。

3.金融存贷稳步增长。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08.52亿元,比年初增长0.6%,比上年同期增长5.2%。人民币贷款余额212.14亿元,比年初增长4%,比上年同期增长23.9%。其中中长期贷款本季新增贷款量6.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9亿元,增长62.6%。金融中长期新增贷款量继续加大,表明全县经济增长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4.财税让利于民,惠及民生。一是财政预算收入中主要税收收入回落。一季度,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下降8.8%,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收入分别下降15.8%、8.8%和0.4%。二是城乡社区支出和农林水支出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全县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财政支出有效保障活动的开展,一季度,城乡社区支出和农林水支出分别完成1亿元和1.8亿元,分别增长1.95倍和21%。

三、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一是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回落。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6.49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6%,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27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3.1%,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缓慢。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目前全县工业最大的支柱产业,一季度,该行业完成增加值11.85亿元,仅增长2.8%,低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8个百分点。

三是大型企业增长乏力。一季度,大型企业完成增加值9.96亿元,下降10.4%。产值排前十名的企业产值仅增长3.9%,其中有三家企业产值负增长,产值下降幅度最大达-51.6%。

四是产值下降企业数量多。一季度,在库的413家企业中,有120家企业产值下降,占在库企业的29.1%;产值下降31.1%,占全部规上企业产值的21.8%。

(二)商品房市场表现低迷

一是商品房销售回落。2014年,房地产市场在前期限购、限贷调控政策整体不放松、信贷政策不断趋紧情况下,住宅市场低迷,需求观望情绪严重。今年一季度,全县房地产继续延续去年以来的低迷形势,商品房销售明显回落,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20.03万平方米,下降21.1%,增幅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70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8.36亿元,下降17.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3.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商品房库存增加。一季度,全县商品房待售面积126.1万平方米,增长1.06倍。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103.89万平方米,增长1.25倍;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14.9万平方米,增长43%;其他房屋待售面积6.77万平方米,增长70.5%。

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不足。销售市场的低迷和限贷政策的双重制约致使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严重不足。一季度,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实际到位资金22.59亿元,下降25.1%,其中,国内贷款下降30%,自有资金下降57.5%,定金及预收款下降11.5%。资金的紧缺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难度。一季度,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开发土地面积增长63%。

(三)消费市场表现平淡,增长动力不足

一季度虽然有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消费刺激,但受成品油价格下降和电子商务影响,全县消费品市场总体表现平淡,增长动力稍显不足。一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78亿元,仅增长4.2%。限额以上零售额完成6.72亿元,下降14.5%;其中,分支机构零售额完成5.24亿元,下降18%。在成品油平稳维持当前价格区间及缺乏大型零售企业拉动的背景下,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实现快速增长有较大难度。

(四)第三产业增长受房地产业制约

一季度,全县房地产业增加值完成6.52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13.2%,比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7%,拉低第三产业增幅0.96个百分点,拉低GDP增幅0.35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回落,致使房地产业收入下降,利润回落,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及其劳动报酬总额减少,由此导致房地产业增加值的下降。

(五)出口形势不稳

2014年以来,全县出口月度间增长极不稳定,预计今年外贸形势依然表现不稳定。外贸形势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是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从主要市场来看,除了美国经济表现相对较好以外,其他出口市场经济复苏依然缓慢,全球贸易增长动力仍显不足,需求没有明显改善,出口或维持弱势增长。二是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传统制造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资源环境约束等限制性条件导致企业出口综合成本增加,出口竞争力减弱。三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走高。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其他主要货币呈大幅升值趋势,虽然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一定的贬值压力,但实际有效汇率仍同比上升,削弱了出口产品竞争力,或对出口增速形成抑制。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做好金融保险服务,增强实体经济信心

一是积极做好贷款服务工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促进银企沟通,鼓励银行开发灵活多样的信贷产品,让企业获得更多贷款机会,尤其是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的贷款支持力度。二是抓农业保险工作。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补贴支持力度,降低农业保险门槛,提高农业、农户参险积极性,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二)有效贯彻落实房地产新政,促进房地产和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提出 “稳定住房消费,打造稳定健康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之后,各地政府积极响应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指示,纷纷出台一系列的救市政策。全县也应积极从加大公积金支持购房力度、金融支持房地产、优化土地增值税征管服务以及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着手贯彻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全县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

(三)加大消费促进力度

一是完善城乡消费网络。以乡村市场、社区商业为抓手,支持优势企业建设改造菜市场、便利店、快餐店、配送站等便民服务网点,构建城乡连接、双向流通便利消费网络。二是搭建惠民促销平台。抓住五一、十一等消费旺季,采取部门引导、企业参与、媒体助推的方式,突出消费引领、热点带动、节日促销,提振消费信息,挖掘消费潜力。三是推动市场转型升级。支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改造,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农贸市场、菜市场升级改造,为城乡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撰稿:余日光 袁春妹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