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县政府工作部门 > 县统计局 > 统计研究 > 统计分析

2015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日期:2015-07-27 16:00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上半年,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经济增速基本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暖迹象,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加紧推进,金融存贷逐步扩大,经济向好态势继续巩固。与此同时,经济上行压力加大,夯实经济企稳基础、确保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仍需努力。

一、基本情况

1、经市统计局核定,地区生产总值265.69亿元,增长12.5%,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3.03亿元,增长19.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112.19亿元,增长23.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4亿元,增长5%,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6.4个百分点。

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16亿元,增长15.1%,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9.7个百分点。

6、国税收入12.99亿元,增长9.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6.7个百分点。

7、地税收入11.1亿元,下降8.1%,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

?8、商品房销售面积54.16万平方米,下降9.7%,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7.8个百分点。

9、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15.92亿元,比年初增长2.5%;贷款余额214.97亿元,比年初增长5.4%。

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5月)0.34亿美元,下降76.5%,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89.8个百分点。

11、外贸出口总额(1-5月)8.98亿美元,增长6.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9.8个百分点。

12、全县用电量24.09亿千瓦时,增长2.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8.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17.94亿千瓦时,增长1.2%,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9.9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全方位促投资增长,激发消费需求,抓好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抓好博东科技园、惠州(石湾)汽车产业园、罗阳(国际)智能终端产业园、环罗浮山旅游经济带等重大平台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不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5.69亿元,增长12.5%,增幅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22.62亿元、144.82亿元和98.26亿元,分别增长3%、18%和5.8%。三次产业结构为8.5:54.5:37。

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上半年,全县春耕生产开局良好,农作物栽播质量提高,夏收作物生产因气候条件适宜、病虫害较轻,同时田间管理得到加强、品种良种化、“一喷三防”技术的大力提高应用,夏粮丰收在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龙头企业规模扩大,科技含量提升;加上牛、羊的价格稳高运行,家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个畜牧业的发展态势较好。上半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7.26亿元、增长2.9%,其中农业产值24.15亿元,增长3.4%;林业产值0.45亿元,增长5.6%;牧业产值10.56亿元,增长1.2%;渔业产值1.63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8亿元,增长7.5%。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2.81亿元,增长3%。

2.工业经济稳中趋好。上半年,全县工业经济按照“抓重大项目、抓核心企业”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工程,引导和支持企业克服困难和挑战,工业生产呈现回暖迹象。

上半年,全县工业增加值140.34亿元,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达到52.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7%,拉动GDP增长9.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3.03亿元、利润总额11.3亿元,分别增长19.4%和32.9%,分别比1-3月加快3.8个和2.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四个月加快。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总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1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0.6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2%。其中德联覆铜板、科时电子、南亚电子等19家企业总产值过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68.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2.6%。

3.服务业保持平稳发展,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业和金融业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8.26亿元,增长5.8%,增幅比1-3月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等三个行业发展较快,分别实现增加值8.13亿元、6.42亿元和6.92亿元,分别增长12.8%、11.4%和10.1%。三个行业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为51.4%,拉动第三产业增长3.7个百分点。

(二)三大需求平稳增长

1.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今年,全县全力抓好今年安排的74宗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罗阳(国际)智能终端产业园、中新汽车零部件、风景网智慧旅游示范基地等一批新落户项目建设,多措并举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19亿元,增长23.7%,增速比1-3月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8.1%,增速比1-3月加快25.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4.1%,降幅比1-3月扩大17.1个百分点。

2.消费市场平稳增长。今年以来,受油品价格下降影响,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呈现低速增长态势,增速基本稳定在4%~5.5%区间。1-6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74亿元,增长5%,比1-5月提高1个百分点,比1-3月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完成17.56亿元、46.5亿元、0.35亿元和4.33亿元,分别增长18.2%、下降0.4%、下降34.3%和增长8.6%。

3.外贸出口稳步扩大。今年,全县积极落实中央稳增长政策措施促进外贸进出口企业企稳回升。1-5月,全县外贸出口总额8.98亿美元,增长6.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9.8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出口2.4亿美元,下降2.3%;来料加工出口0.17亿美元,下降21.6%;进料加工出口6.4亿美元,增长11%。

(三)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1.工业现代产业增长加快。1-6月,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30.65亿元,增长8.6%,增速比1-3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6个和9.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完成60.82亿元,增长17.9%,增速比比1-3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7.9个和7.2个百分点。

2.私营和民营工业比重提高。1-6月,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9%,增速比公有工业快8.2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增长22.7%,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2.2%,比1-3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3个和0.4个百分点。1-6月,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幅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快17.1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22.6%,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8.5%,比1-3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6个和0.7个百分点。

(四)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1.工业经济效益提高。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3%,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6.6%;主营活动利润达10.4亿元,增长20.9%;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2.24%,比上年同期提高0.2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数下降17.5%,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2%。?

2.房地产销售逐步回升。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和限贷政策放松带动,房地产市场需求有所回升,房地产销售降幅逐步收窄。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54.16万平方米,下降9.7%,降幅与1-5月、1-4月和1-3月相比,分别收窄9.3个、22.7个和11.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22.93亿元,下降1.6%,降幅与1-5月、1-4月和1-3月相比,分别收窄13.2个、26.2个和15.7个百分点。商品房待售面积减少,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分别比5月末、4月末和3月末减少4.39、3.86和1.44万平方米。

3.金融贷款稳步提高。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15.92亿元,比年初增长2.5%,增速比1-3月提高1.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3%。人民币贷款余额214.97亿元,比年初增长5.4%,增速比1-3月提高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14.2%。存贷比为51.7%,比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贷款中,中长期贷款175.43亿元,比年初增长4.6%,增速比1-3月提高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19.83亿元,增长12.7%。住户贷款中经营贷款24.45亿元,比年初增长21%。金融中长期贷款和经营贷款稳步增长,为全县经济平稳增长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全县经济虽然呈现企稳回暖迹象,但是个别行业、个别指标仍显出疲软态势,亟需引起关注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

(一)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有待提速

受南亚电子、安品达等33家企业产值下降影响,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15.86亿元,仅增长5.1%,慢于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1.8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28.88亿元,增长7.3%,慢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1%,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二)税收情况不容乐观

今年上半年,受高基数、高增幅、房地产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全县税收收入虽有所增长,但增幅在低位运行,增速最高出现在1-2月(5.6%),最低在1-5月(-2.1%),为2010年以来最低增幅。1-6月,全县税收收入合计完成24.1亿元,仅增长0.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9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