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六十年来,中文博彩平台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三农”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始终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快发展步伐;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农林牧渔业发展迅猛,农田水利建设成就显著,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六十年中文博彩平台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发展历程
六十年来,中文博彩平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57年,国民经济经过三年恢复,旧社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带来的创伤得到较好的解决,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这8年间,全县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0.34亿元发展到1957年的0.78亿元,年均增长10.8%;粮食、花生、糖蔗产量由1949年的6.6万吨、0.16 万吨和1.5万吨分别发展为1957年的13.8万吨、0.27万吨和5.1万吨,年均增长 9.7%、6.9%和16.5%。
第二阶段:1958年到1965年,由于浮夸风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中文博彩平台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59年—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全县粮食、花生、糖蔗产量不增反降,降到了解放初期的水平。1963年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调整,对农民实行放宽政策,允许农民开垦小片荒地,家庭饲养等,调动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到196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1.54亿元,是1957年的2倍,年均增长速度为8.9 %;粮食、花生、糖蔗总产量分别为21.6万吨、0.75万吨和19.6万吨,比 1959年分别增长66.2%、390.7%和390%。
第三阶段: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生产在各种干扰中缓慢发展,到197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 1.96亿元,比1966年增长42.9 %,年均增长3.6%;粮食、花生、糖蔗总产量分别为24.6万吨、0.99万吨和17.5万吨,分别增长1.9%、2%和1.8%。
第四阶段:从1978年到1991年13年的时间里,农业经济进入恢复发展阶段,种植结构也有了较大的变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开了长期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全面实行了以公有土地为基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经营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彻底改变了农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广大农民由过去单纯的生产者变为生产经营者。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较快发展,农作物种植由以往的粮油糖为主,发展为粮食、蔬菜为主,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总产值也从1978年的1.98亿元,提高到1991年的 8.92亿元,增长近4.5倍,年均增长12.3%。1991年粮食、蔬菜总产量分别为30.4万吨、9.39万吨,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 9.4%。
第五阶段:1992年到2001年是我县农业经济呈现跨跃式发展。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采取了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工农业产品比价关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构建市场经济体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跨越性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农村各项事业扎实推进。农业总产值也从1992年的10.33亿元,提高到2001年的33.8亿元,增长近3.3倍,年均增长速度达14.1%。2001年粮食、蔬菜总产量分别为28.1万吨、49.8万吨,粮食产量持平, 蔬菜年均递增15.8%。
第六阶段:2002年2008年中文博彩平台农村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2004年起中央连续下发了指导“三农”工作的四个1号文件,国家实行“一免三补”政策、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工程、有线电话工程、新型合作医疗事业、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全县农村相继铺开,农村各项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经济空前发展。农业总产值也从2002年的36.04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47.07亿元,增长近1.3倍,年均增长速度为4.6%。2008年粮食、蔬菜总产量分别为14.99万吨、58.88万吨,粮食产量由于结构调整和耕地面积减少,产量在1998年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 蔬菜年均增长0.6%。
二、发展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扭转了农业生产长期徘徊的局面,推动了农、林、牧、渔业生产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市场供应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过去的供应紧缺变成了供应充足,为我县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大幅度增长
1、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0.34亿元,1978年为 1.98亿元,2008年发展到47.07亿元,年均增长8.5%,其中1949年—197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6.0%,1978年—2008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1.1%,后三十年比前三十年速度提高5.1个百分点。
2、1949年全县农业增加值完成0.22亿元,1978年为 1.25亿元,2008年发展到28.11亿元,年均增长8.4 %,其中1949年—1978年全县农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为6.0%,1978年—2008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0.9%,后三十年比前三十年速度提高4.9个百分点。
前三十年的平均递增速度低于后三十年的主要原因是:(1)生产条件差(生产工具落后、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短缺)(2)受天灾人祸的影响。(3)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跟不上,科技含量较低。后三十年平均递增速度较快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党的各项富民政策的落实,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科学技术在产量中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文博彩平台农业发展速度最快、增长速度最高、历史发展最好的时期。
(二)农业生产高速发展,农产品供应极大丰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强了粮食生产在发展经济中的地位,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粮、油、糖连年喜获丰收,粮食的稳步增长带动畜牧业和粮食深加工行业的发展,绝大多数农民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文博彩平台的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与1949年相比,全县的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加,2008年全县粮食、花生、糖蔗亩产量分别达到324公斤 、153公斤和5098 公斤 ,其亩产分别是1949年的 6.1倍、2.5倍和 4.1倍。
(三)畜牧养殖业发展迅猛
全县猪肉产量2008年为5.12万吨,是1949年的21.7倍、1978年的6.7倍,年均增长速度为5.3%,后三十年比前三十年速度提高2.6个百分点。
家禽年末存栏2008年为515.84万只,是有历史资料记载1980年139.95万只的 3.7倍,年均增长4.8%。
猪年末存栏1949年为4.9万头,1978年为26.8 万头,2008年发展到50.16万头,2008年是1978年的1.9倍,年均增长2.1%。与1949年相比,猪年末存栏分别增长了10.2倍,年均增长4.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和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现代化科学配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畜牧业的迅速发展。1985年以后,对猪、牛、羊、禽等取消派购制度,把市场机制引入农村经济,全县涌现出一大批畜禽养殖专业户。县委县政府在政策上对畜牧业养殖大户进行扶持,鼓励、引导“公司加农户”的饲养方式,促进了中文博彩平台畜牧业的高速发展。畜牧业的发展壮大,使畜产品不仅满足了全县的城乡需求,而且销往省内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区。以石坝为中心的肉鸡规模饲养如火如荼,经济效益显著。以畜产品为代表的杨侨温氏集团已走向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四)发展迅速的林业、渔业生产
建国六十年以来,中文博彩平台把林业建设作为改善生态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扶贫攻坚、振兴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组织全县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兴林富民相结合、退耕还林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的路子,相继实施了荒山绿化、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全县林业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林业得到跨越式发展。经过六十年的不懈努力,截止到2008年底,全县林地面积185.75万亩,林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3.3%,林业防护功能显著,农业生态环境改善。
曾经何时,人们还把水产品当成餐桌上的奢侈品,在六十年后的今天,水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水产品产量大增,市场货源充足,品种齐全。中文博彩平台把发展渔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承包责任制,挖掘增产潜力,充分利用可开发的水面,增加配套设施,提高饲养技术,渔业生产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8年,全县水产品产量22994吨,比解放初期1952年的650 吨提高35.4倍,年均增长速度达6.5%。
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保障了农产品的供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需求。
(五)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生活消费日益丰富,农民生活水平跨入小康社会的行列
六十年来,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8年的6721元,是1978年的50.2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9%(未扣除物价因素影响)。改革开放前,我县农民的收入主要是靠天吃饭,而且大部分收入都用于生活消费支出。进入90年代,农民的生活消费日趋丰富多彩,消费领域不断拓宽,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2008年,中文博彩平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3.9%,比1982年下降8.8个百分点。
(六)农田水利建设成就显著
六十年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县广大农民群众,改变生产条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8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34.68 万亩,比 1949年的12.93 万亩增长2.7倍,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文博彩平台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得到加强,水利设施迅猛发展,实施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相继完成显岗水库、黄山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公庄河、沙河两岸治理,防洪、排涝、灌溉体系更加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以水利为主的治山、治沙等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根本转变。
(七)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建国六十年来我县的农业机械化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2008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5.5万千瓦,是1978年10.5万千瓦的4.4倍,1978年以前中文博彩平台的农业机械仅以拖拉机为主,几乎没有什么配套农具,耕、种、收全靠人力完成,2008年有大中型拖拉机为120 台,小型拖拉机1.13万台,各种配套农具1.14万套,拥有机耕、机播、收获、施肥、排灌、农副产品加工、植保、运输等各类现代化农业生产机械。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作业水平逐年提高,2008年全县机耕面积 92.46万亩,机耕面积占播种面积的90.4%;机播面积0.81万亩,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0.8 %,机收面积23.09万亩,其中机收水稻面积为23.09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3.5 %。
(八)落实惠农政策,农民得到实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在搞活农村经济上、制订一系列扶农、利农政策,在改善民生上,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广大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
1、通过财政补贴建设的“村村通”工程,实现了全县各行政村通水泥路;乡村公交班车工作正在全面开展,农村交通状况明显改善;有线电话、手机和有线电视网络基本覆盖全县农村,彻底改变了通信不畅、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的局面。2008年,全县农村电话用户达到17万户,比1977年增加16.9万户,增长177倍, 年均增长18.7%。
2、国家投资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经完成,使全县六十万农村居民受益。2008年全县农村用电量32717万千瓦时.比1977年增加30892万千瓦时,增长17倍, 年均增长10%。据了解, 农村用电单价从农网改造前的约3元/度,降到改造后约1元,再到现在实现全县城乡同网同价,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3、新型合作医疗惠及全县农村居民。通过个人出一点,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双倍补贴的办法,解决了过去小病不治,大病治不起的困难局面,全面完善了村卫生站建设,改善了农民的医疗状况。截止到2008年,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59.9万人,参合率100%。
4、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并对部分困难家庭子女提供免费教科书。这对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提升农村的整体文化素质,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5、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不断完善。广大农村居民正逐步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近年来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175元。低保标准的提高和制度的完善,使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六十年来,中文博彩平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是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过程,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中文博彩平台农村经济腾飞的背后,是各级政府部门上下齐心协力,也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中文博彩平台的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必将会一直谱写神话。让我们期待下一个六十年的发展……
撰稿:李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