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指标,是中文博彩平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2006—2009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55.61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后续发展积蓄了强大能量。
一、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现状及主要特点
2006-2009年全县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5.6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5倍,年均增长33.7%,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快17个百分点。从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投资105.85亿元,年均增长32.3%;更新改造投资10.87亿元,年均增长20.1%;房地产开发投资42.18亿元,年均增长72.0%;从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2.02亿元,年均增长35.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93.59亿元,年均增长31.2%(见表1)。
表1:“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年 份 指标名称 |
2009年 |
2008年 |
2007年 |
2006年 |
2006-2009年平均增长速度(%) |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
91.35 |
70.06 |
55.23 |
38.96 |
33.69 |
#基本建设 |
42.28 |
23.99 |
20.41 |
19.18 |
32.29 |
更新改造 |
4.61 |
1.79 |
1.68 |
2.79 |
20.13 |
房地产开发 |
13.83 |
17.57 |
7.84 |
2.94 |
72.03 |
城镇私人 |
0.34 |
0.20 |
0.18 |
0.31 |
5.58 |
农村单位 |
21.39 |
19.14 |
17.80 |
8.52 |
36.87 |
农村私人 |
8.81 |
6.65 |
6.70 |
4.58 |
20.97 |
其他投资 |
0.09 |
0.72 |
0.62 |
0.64 |
-34.21 |
1、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近年来,我县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平稳增长、三产增速加快。“十一五”期间(2006-2009)年,第二产业投资133.98亿元,年均增长21.4%;第三产业投资121.08亿元,年均增长55.8%。
2、民营经济投资增长迅猛。由于我县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民营经济投资得到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2006-2009年)全县民营经济投资94.73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37.1%,年均增长56.5%,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速高出22.8个百分点。房地产民营投资快速发展,2006-2009年,房地产民营投资25.30亿元,年均增长84.4%。房地产投资的比重逐年上升。2009年全县房地产民营投资达8.62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2.4%,比重比2005年提高15.1个百分点。
3、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竣工面积大幅上升,市场销售情况良好。“十一五”期间,商品房竣工面积大幅上升,2006-2009年累计竣工房屋面积141.16万平方米,年均增长49.1%,比“十五”期间增加76.47万平方米,是“十五”时期的2.2倍。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良好。“十一五”期间(2006-2009年)全县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126.54万平方米,年均增长39.7%。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住房消费结构的升级、住房按揭和公积金贷款的支持,商品房住宅需求大、增长快,占据了商品房销售市场的主要分额,“十一五”期间(2006-2009年)住宅销售面积120.88万平方米,占商品房销售的九成以上(见表2)。
表2:“十一五”期间商品房竣工面积、销售面积情况表
单位:万平方米
指标名称 |
商品房 竣工面积 |
商品房 销售面积 |
商品房住宅 销售面积 |
2006年 |
8.47 |
11 |
11 |
2007年 |
27.57 |
26.16 |
25.56 |
2008年 |
45.39 |
38.86 |
35.61 |
2009年 |
59.73 |
50.52 |
48.71 |
合 计 |
141.16 |
126.54 |
120.88 |
4、工业投资拉动整体投资的增长。由于我县经济总体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并向工业化成熟期迈进的发展阶段,市场消费对重工化产品的需求迅猛增加,大量重工化项目的投资,使工业投资保持平稳的速度增长“十一五”期间(2006-2009年)工业投资133.9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倍,占全社会投资比重52.4%,年均增长21.4%。其中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86.56万元、47.35万元,年均分别增长23.3%和18.3%。
5、农村投资呈高增长态势。随着近年来国家土地政策闸门收紧,相对于城镇,农村建设用地较为宽松,另外各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使农村投资加快。“十一五”期间(2006-2009年),农村投资93.59亿元,年均增长31.2%,比城镇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年均增速快1.7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从“十五”时期的35.7%提高到“十一五”期间(2006-2009年)的36.6%。农村单位投资所占比重较高,2009年,农村单位投资占农村投资比重为70.8%,高于2005年农村单位投资11.1个百分点。
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功不可没”
(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拉动全县经济迈上新台阶,为中文博彩平台在新时期的跨越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有13.48亿元,2005年取得新突破,达到28.59亿元,2009年跃上新的台阶,完成91.35亿元,是2005年的3.2倍。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09年全县GDP254.39亿元,2006-2009年年均增长15.1%,比“十五”时期快2.3个百分点。
(二)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一定时期投资量的多少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99.13亿元,年均增长16.2%,GDP年均增长12.8%;而“十一五”前四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合计255.61亿元,年均增长33.7%,GDP年均增长15.1%。两个时期数据对比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越快,经济发展越快, 投资拉动作用越明显。从消费、投资和出口角度的初步测算来看,2009年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4.58%,是“三驾马车”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动力。大量资金的投入和大批项目的建成投产,一方面增强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
撰稿:苏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