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是除第一产业之外的二、三产业普查,其中三产占全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个门类中的14个门类,而其他服务业占第三产业14个门类中的10 个门类,这 10 个门类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不含银行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此次全国经济普查我县全部法人单位有4211家,其他服务业就占1325 家,占31.5%;全县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27778 家,其他服务业占4504 家,占16.2% ,可见其他服务业普查在经济普查中占一定的比重,工作做得好坏、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县普查工作的总体水平。
一、其他服务业普查中的难点和问题
我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涉及到的全部其他服务业单位除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及服务业企业参与服务业季报有一定的统计基础外,大部分其他服务业企业没有纳入常规统计,也没有过抽样调查,对这部分企业的经营情况、盈利水平等基本情况心中无数,普查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都较多。
1、单位清查难度大。在普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其他服务业的经营行为和场所不规范,极易造成遗漏现象。有些经营者没有正规的商业门面和固定的经营场所,他们分布在大街、小巷、居民楼内,有的带有季节性、流动性,有的根本不在工商、税务等市场管理部门登记。如果不采取认真细致的摸排措施,就很难避免这些普查对象有遗漏的现象发生。一些小规模的其他服务业单位变化多、上半年开业下半年关闭,有的清查时存在,正式填报时已关闭,造成填报难。再有,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许多其他服务业调查对象的经营场地、经营内容、经营规模、经营变化快,有的业主同时有两个甚至三个营业执照,从事不同行业种类,有时同一个经营场地,一年要换两到三个不同门类的业主,这些情况给其他服务业普查带来很大的困难。
2、单位性质差异大。通过此次普查发现,我县只有少部分其他服务业企业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企业,管理模式、会计核算等都是按照正规企业的模式运作,有相对固定的专兼职会计、统计人员,基础较好,但更多其他服务业企业是名为“企业”实为“个体”,这部分企业普查难度较大。
3、普查表填报困难,数据质量控制难度大。一是会计资料不健全或根本没有。通过清查及正式填报发现,几乎所有其他服务业企业都没有专职统计人员、没有统计台帐,一些企业甚至找能看懂普查表的人也很不容易,统计基础十分薄弱。在名为“企业”实为“个体”的这部分企业中,会计资料很不健全,仅仅是简单的收支结算,不能满足普查表的需要,有的甚至连简单的会计帐都没有,同时为了经济利益等原因,其会计核算也没有真实反映其生产经营水平,如果从这样的会计资料上取数据填报普查表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二是企业配合程度低。由于平常没有接触过统计,绝大多数企业配合程度都较差,企业老板不愿露富,对普查机构不信任,担心与税收等挂钩,对普查表填报敷衍了事。还有一些普查单位,以年末放假、老板、财会人员不在为由反复推脱,拒不填报。
二、对我县其他服务业普查的建议
为了搞好我县其他服务业普查工作,应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础工作。
1、要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普查氛围。其他服务业经济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取得普查的顺利开展和普查结果的高质量完成,离不开普查对象对普查工作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对此,普查开始前要宣传先行,要大张旗鼓的开展宣传工作为普查鸣锣开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普查宣传资料的悬挂和致被普查对象的一封信等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使广大企业法人和人民群众了解和支持经济普查工作。
2、要组建好普查队伍,搞好普查培训,提高普查队伍素质。要做好其他服务业普查工作,基层普查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尤为重要,要从社区、乡镇、村以及被普查单位选聘有责任感的、具有一定的统计或会计知识并且对普查区情况较为熟悉的人员参加到普查队伍中来,同时要针对其他服务业普查涉及行业多、信息量大、指标复杂的情况,加强普查员队伍培训,针对普查队伍素质要求高的特点,制定分阶段、分层次、分对象,因地制宜逐级进行培训的计划。要把培训与试点结合起来,在试点中不断地发现新情况,探讨普查新方法技巧,县级普查办要根据普查进度及时召开普查指导员及普查员会议,要及时发现个性与共性的问题,及时调整普查方法。
3、要合理分工、条块结合,确实做到清查时不重不漏。特别是有些其他服务业单位处在乡镇偏僻地带,即使地毯式清查也难免出现遗漏,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工商、税务、民政、编委等部门名录库和主管部门力量,条块结合清查。首先在清查前要收集好主管部门审批的名录库,并进行并库处理。其次在清查后,要分社区、分乡镇集中人力尽快与部门资料核对,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召开社区、乡镇普查员、社区老同志、知情人参加的座谈会,进行全面查漏补缺,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4、要保证普查质量,严格数据审核。在普查登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其他服务业普查方案和上级有关实施细则,把好数据质量关,确保登记对象不重不漏,对有关企业报出的数据明显不符实际的要进行评估,评估办法可根据单位规模、人数多少、工资、税金、利润、折旧等,得出一个增加值,再根据经营的不同品种定利润率,然后根据增加值反推营业额。有定期统计报表的单位的数据要与年报数做比较,发现有出入或者差距较大的要责令填报单位核实确定。
5、要加强普查执法工作力度。基层普查员在入户调查填报过程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任凭怎样耐心细致地讲解,个别企业及个体户就是不予配合,有的甚至恶语相加,对配合程度差,严重瞒报甚至拒报的企业,要坚决依法查处,起到杀一儆百的震慑作用,执法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应急措施,要以切实有效的法律手段,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全国经济普查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其他服务业普查是其中的一部分,广大普查工作者要从每一个细节开始,严格按普查方案并结合基层实际情况,认清难点,克服困难,结合实际,探索方法,才能按时保质完成其他服务业普查工作任务。
撰稿:李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