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县政府工作部门 > 县统计局 > 统计研究 > 统计分析

2022年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发布日期:2022-04-26 09:01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中文博彩平台统计局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一季度,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工作谋划早、推进快、措施实,全县经济在承压中实现平稳开局,彰显韧性。相比于前两年增速“谷、峰”起伏波动,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平稳,呈现生产供给稳固、项目投资加快、贸易消费稳定、质量效益提升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受外部宏观环境波动、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领域下行压力较大,上半年稳增长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夯实。

  一、基本情况

  1.据市统计局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65.07亿元,同比增长3.4%(以下简称“增长”);总量居第5位,增速居第4位。

  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5亿元,增长10.7%;总量居第1位,增速居第3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48亿元,增长9.9%;总量居第1位,增速居第3位。

  3.建筑业总产值9.2亿元,增长63%;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3位。

  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2%;总量、增速均居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5位。

  5.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9.1%;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3位。工业投资增长65.4%;总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5位。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4亿元,增长5%;总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3位。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加1.57亿元,增长10.3%;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2位。

  8.国内税收收入26.58亿元,同比增加2.05亿元,增长8.4%;总量居第5位,增速居第4位。

  9.商品房销售面积35.2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4.78万平方米,下降29.6%;总量居第5位,增速居第4位。

  10.3月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990.28亿元,同比增加83亿元,增长9.1%;总量、增速均居第2位。本外币贷款余额888.99亿元,同比增加114.04亿元,增长14.7%;总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4位。

  11.实际利用外资2.02亿元,增长66.3%;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3位。

  12.全县用电量18.8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92亿千瓦时,增长5.1%;总量、增速均居第3位。其中工业用电13.11亿千瓦时,增长2.1%;总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2位。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据市统计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65.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亿元,增长9.9%;第二产业增加值84.45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62.31亿元,下降2.9%。三次产业结构为11.1:51.2:37.7,与上年同期的11.2:48.4:40.4相比,第二次产业占比提高2.8个百分点,第一、第三产业占比分别回落0.1个和2.7个百分点。

  (一)从生产看:供给流通稳定

  1.农业发展基础夯实,农产品保供扎实有力

  一季度,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5亿元,增长10.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48亿元,增长9.9%,拉动全县GDP增长1.05个百分点。全县涉农项目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县涉农投资增长336.6%。分产业看,农、林、牧、渔、专业及服务业五个大类行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除牧业外,其余四个行业增速均有所回升。农业(种植业)中蔬菜、水果等产品稳定增长,实现产值19.25亿元,增长9.0%,增速同比提升7.4个百分点;林业生产保持稳定态势,实现产值0.36亿元,增长9.5%,增速同比提升14.9个百分点;生猪、家禽生产稳定增长,实现牧业产值6.04亿元,增长8.6%;淡水鱼养殖增量明显,实现渔业产值3.05亿元,增长31.1%,增速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0.35亿元,增长19.2%,增速同比提升14.3个百分点。

  2.工业生产平稳有序,重点行业支撑明显

得益于科学精准疫情防控下的企业正常复工复产,一季度,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近七成行业生产保持增长。全县规上工业33个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实现增加值正增长,比1-2月增加1个,行业增长面达69.7%。

重点行业稳步回升。全县前五大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合计增长7.5%;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0.3%,分别比上年同期和1-2月提高1个和0.6个百分点;对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达52.7%,比1-2月提高1个百分点;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贡献、拉动作用较强,分别增长8.3%、19.4%和5.6%,分别对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21.7%、17.3%和9.4%,分别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个、1.5个和0.8个百分点。

  3.建筑业稳中向好,增长贡献持续提高

自2020年3季度以来,全县加大本地建筑业企业培育和发展力度,资质建筑业总产值保持30%以上的较高增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县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2亿元,增长63%。全县资质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61.77亿元,增加30.87亿元,近翻倍增长(99.9%);其中本年新签合同10.94亿元,增加4.17亿元,增长61.5%。一季度,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53亿元,增长20.2%,是GDP核算门类行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拉动全县GDP增长 0.65个百分点,对全县GDP增长的贡献达18.4%,贡献率比上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11.3个和5.9个百分点,仅次于工业(86.5%)和农林牧渔业(30.5%)。

  4.服务业经营符合预期,半数行业保持增长

一季度,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2.31亿元,下降2.9%,拉低全县GDP增速1.21个百分点。从核算行业看,14个门类行业增加值增速“7正7负”。7个正增长的行业分别为:卫生和社会工作(11.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5%),居民服务业、修理和其他服务业(6.2%),金融业(4.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4%),教育(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0.1%),合计实现增加值21.66亿元,增长4.6%,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1个百分点。受疫情防控影响,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行业增加值分别下降8.5%、2.1%和0.4%,合计拉低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23个百分点。

  5.市场消费增势良好,限上零售额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实现零售总额82.34亿元,增长5%,增速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从限上、限下看,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势较好。分限上限下看,全县限上消费品实现零售额11.79亿元,增长28.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9.5个百分点;拉动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1.3个百分点。限下消费品实现零售额70.55亿元,增长1.8%,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从经营形态看,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季度,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85.02亿元,下降0.1%。全县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7.48亿元,增长1.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

  (二)从投入看:回升态势明显

  1.投资呈现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9.1%,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8个百分点。

  产业投资结构优化调整。一季度,全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下降18.9%、增长65.4%和下降1.3%;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0.4:42.7:56.9;全县第二产业投资占比(42.7%)分别比上年同期和1-2月提高11.9个和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投资尤其是工业技改投入增长较快。工业投资贡献突出,占比持续提高,达历史新高。一季度,全县工业投资增长65.4%,分别比2019年同期增速和2021年同期两年平均增速提高111.9个和40.2个百分点;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105.1%,同比提高64.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继1-2月首次(2018年9月以来)超过40%后继续提升,达42.7%,比重同比提高11.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0.6%,比2021年同期两年平均增速提高54.7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个百分点。随着联合铜箔、南亚电子项目的加快推进建设,对工业技术改造形成有力支撑,合计占全县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的57.5%。

  2.重点领域投资向好

  (1)基础设施投资增势良好。一季度,全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5.3%,增速位居全市第二,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4.8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11.3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个百分点,高于1-2月1.4个百分点;3月当月同比增长54.8%。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广电项目、罗浮山旅游道路工程项目、广汕铁路、韶惠高速等35个亿元以上项目顺利推进,全县亿元以上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6%,拉动全县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4.2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2.8个百分点。

  (2)重大项目投资有力支撑。全县在库投资项目同比增加103个,其中计划总投资达亿元及以上、十亿元及以上投资项目同比分别增加48个和12个;分别完成投资增长56.8%和21.8%,拉动全县项目投资增长46.1个和10.3个百分点;其中联合铜箔、万洋众创、南亚电子、粤港澳大湾区广电项目、广汕铁路、韶惠高速公路和罗浮山旅游道路工程项目等7个项目本年完成投资超亿元,合计占全县项目投资的28.7%,有力推动全县项目投资稳步增长。

  (3)现代产业领域投资翻倍增长。一季度,全县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4.1%和128.2%,分别快于工业投资68.7个和62.8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全县工业投资增长42.5个和28.7个百分点。现代行业投资增势较好,为未来制造业转型升级、产能持续扩张带来强大动力。

  3.利用外资起步良好

  在去年6月以来我县外资受多重因素影响持续低位增长的情况下,今年我县在各大项目的努力争取中实现恢复性增长。一季度,全县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5个,同比增加3个,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2.02亿元,增长66.3%,增速远超去年全年110.6个百分点,为我县外资企业发展持续增长增添后劲。

  (三)从收入看:质效彰显韧性

  1.税收收入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县完成国内税收收入26.58亿元,同比增加2.05亿元,增长8.4%;其中3月当月完成税收收入6.67亿元,增长17.4%。主要税种中,国内增值税13.76亿元,增长20%,增速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4.6亿元,下降2.3%。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实现高位增长。一季度全县土地使用税完成0.78亿元,3月当月完成0.72亿元,对比上年同期,累计增长5.74倍,当月增长34.43倍。土地增值税完成3.17亿元,增长41.7%,增速同比提高9.5个百分点。

  2.财政收入增速保持前列

  一季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2亿元,增长10.3%,增速居全市各县区第2位,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9.51亿元,增长0.3%;非税收收入7.31亿元,增长26.8%。财政收入当月环比增速大幅提高。3月当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7亿元,环比增长93.4%,同比增长18.3%。

  3.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在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的大环境下,全县居民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一季度,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86元,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6%,快于GDP增速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16元,同比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15元,同比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增长4.1%。

  (四)从要素看:要素保障充分有力

  1.金融信贷规模持续扩大

  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90.28亿元,同比增加83亿元,增长9.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953.74亿元,同比增加76.7亿元,增长8.7%。本外币贷款余额888.99亿元,同比增加114.04亿元,增长14.7%;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882.15亿元,同比增加118.51亿元,增长15.5%。本外币存贷款当月环比大幅提高。3月当月新增本外币存款25.18亿元,比2月增加25.14亿元;3月当月新增本外币贷款14.5亿元,比2月增加8.36亿元,环比增长136.1%。存贷比稳步提高。本外币存贷比89.8%,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人民币存贷比92.5%,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

  2.用电保持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县全社会用电量18.86亿千瓦时,增长5.1%;3月当月用电7.67亿千瓦时,环比增长50.7%。分产业看,第三产业用电增长最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分别下降5.7%、增长1.5%和增长16.6%。其中,第三产业用电拉动全县用电增长2.1个百分点,分别高于第一、第二产业2.2个和1个百分点。工业用电稳定增长。全县工业用电12.84亿千瓦时,增长2.1%,占比69.5%,比重比1-2月提高3.1个百分点;拉动全县用电增长1.5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1个百分点;对全县用电增长贡献29.4%,比1-2月提高2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3亿千瓦时,增长16%,增速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

  三、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季度,全县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总体平稳,但行业细分领域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后续发展动能减弱等问题不容忽视。

  1.工业支撑有所不足。一是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超1/3规上亿元企业产值负增长,一季度,全县237家亿元规上企业中有81家企业产值负增长,占34.2%,合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16.1%,下降20.4%,拉低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4.9个百分点。二是现代产业产能扩张不足。一季度,全县规上工业中,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和6.8%,增速比整体规上工业分别低1.5个和1.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7.2%和29.2%,同比分别回落2个和0.4个百分点。

  2.部分投资项目仍未形成实物工作量。今年以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投资工作,但疫情、土地、资金、环评等制约因素多,一些前期准备开工的项目开工不了,有效投资尚未充分发挥。一季度,仍有54宗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本年完成投资为0,其中工业投资项目23宗(含括16宗工业技改项目),占42.6%。

  3.散发疫情对部分行业带来持续影响。当前局部疫情时有发生,对传统行业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造成一定的冲击。商业方面,虽然零售、餐饮业逐步恢复,但疫情对批发、住宿业的影响仍持续。一季度,全县批发业销售额47.35亿元,下降4.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7.9个百分点;全县住宿业营业额0.62亿元,下降0.2%。服务业方面,一季度,全县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1%,比1-2月回落7.7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下降11.2%,比1-2月回落39.9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