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县政府工作部门 > 县统计局 > 统计研究 > 统计分析

2022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发布日期:2022-07-27 15:57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中文博彩平台统计局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今年以来,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努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坚定不移推进“六稳”“六保”,做到“疫情防住、经济稳住、发展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县经济总体平稳向好,虽然累计增速有所回落,但经济增长结构性亮点仍显韧性。

  一、基本情况

  1.据市统计局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342.5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以下简称“增长”),总量居第5位,增速居第6位。

  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20亿元,增长9%,总量居第1位,增速居第3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54亿元,增长7.7%,总量居第1位,增速居第3位。

  3.建筑业总产值19.72亿元,增长30.2%,总量居第5位,增速居第4位。

  4.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4%,总量、增速均居第4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6位。

  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总量居第6位,增速居第5位。工业投资增长32.9%,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5位。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9亿元,增长2.6%,总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4位。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亿元,扣除留抵退因素后增收2.87亿元,增长9.1%,扣除留抵退因素后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2位;按自然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收0.64亿元,增长2%。

  8.国内税收收入42.79亿元,下降31.1%,总量、增速均居第5位(按增值税留抵退税还原口径计算,税收收入60.21亿元,下降3.3%)。

  9.商品房销售面积73.45万平方米,下降39.5%,总量、增速均居第5位。

  10.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010.66亿元,增长7.5%,总量居第2位,增速居第3位。本外币贷款余额918.7亿元,增长14.3%,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2位。

  11.全县用电量42.66亿千瓦时,下降0.4%,总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2位。其中工业用电29.83亿千瓦时,下降0.3%,总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2位。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据市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342.59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21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185.82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18.56亿元,下降4.4 %。三次产业结构为11.2:54.2:34.6。

  (一)经济基本盘稳固夯实,产业发展协同保稳

  1.农业供给充足平稳。全县多措并举抓实抓好“六稳”“六保”有关工作,农业生产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2亿元,增长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54亿元,增长7.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涉农投资8.41亿元,增长103.6%。

  分行业看:种植业经济有力支撑农业发展。上半年全县实现种植业产值41.76亿元,增长6.4%。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趋稳向好,谷物产值增长13.2%。由于温度适宜,蔬菜瓜果产量稳中有增,蔬菜产值、水果产值分别增长4.4%和4.2%。林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林业产值1.64亿元,增长76.4%,增速较一季度提高66.9个百分点,占比2.6%。畜牧业总体生产形势较好。上半年,畜牧业产值12.68亿元,增长7.6%。畜禽稳产保供给。全县生猪出栏增长11.7%,家禽增长6%。猪肉产量2.27万吨,增长18.5%;禽肉产量2.2万吨,增长6.7%。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较快。水产品价格稳中略增,淡水养殖增长较快,产值5.4亿元,增长23.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1亿元,增长16.6%。

  2.工业生产整体稳定。上半年,全县工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4.5%,占全县GDP比重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持续发挥经济“压舱石”作用。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

  规上工业重点行业增加值占比保持60%以上。上半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前五大行业增加值增长2.5%,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0.1%,占比自一季度以来稳占60%以上。

  3.建筑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44亿元,增长5.8%,对全县GDP增长的贡献超20%,达20.5%,拉动全县GDP增长0.3个百分点。注册地总专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保持正增长,增速分别为30.2%和2.5%,总产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

  4.服务业运行平缓恢复。上半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118.56亿元,下降4.4%。14个行业中,增加值增速6正1平7负。其中6个增长的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5%;增加值增长10.5%,下同);卫生和社会工作(10.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5%);金融业(3.1%);教育(1.8%);住宿和餐饮业(0.2%),合计拉动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9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增长平稳。上半年,全县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0.9%,增速基本与一季度持平(1%),拉动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0.41个百分点。

  (二)市场需求稳步释放,投资消费拉动促稳

  1.项目投资有序推进。全县深入贯彻落实“稳投资”政策,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提高在库项目质量,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6.2%,占比64.9%(指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下同),比重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4%,占比35.1%。

  工业投资发展潜力足。得益于全县大力重点推进工业投资项目建设进度,上半年全县工业投资增长32.9%。从贡献力度看,工业投资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工业投资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自一季度以来维持在100%以上,上半年增长贡献突破200%,达220.6%,比一季度(105.1%)和上年同期(57.1%)分别提高115.5个和163.5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3.8%,比一季度(40.6%)提高23.2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个百分点。

  2.市场消费持续激活。得益于市、县政府出台一揽子促消费政策措施,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和举办商超消费促进活动等,全县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零售、餐饮等领域消费活跃。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9亿元,增长2.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累计增速自3月以来一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限上消费品零售持续发力,占比呈逐月上升态势。上半年,全县限上消费品实现零售额24.92亿元,增长23.5%;占比15.6%(指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下同),占比较1-2月、1-3月、1-4月、1-5月分别提高5.9个、1.3个、0.6个、0.2个百分点。限下消费品实现零售额134.97亿元,下降0.5%,占比84.4%。

  (三)要素指标韧性显现,民生保障有力有序固稳

  1.金融存贷步伐稳健。本外币存款和人民币贷款分别突破千亿元和九百亿元大关,增速位居全市前列。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010.66亿元,同比增加70.1亿元,增长7.5%;6月单月本外币存款余额27.35亿元,为2月以来最高。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918.7亿元,同比增加115.25亿元,增长14.3%;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九百亿元大关,达912.09亿元,增长15.5%,6月单月人民币贷款余额15.12亿元,为2月以来最高。本外币存贷比呈逐季上升态势,6月末本外币存贷比为90.9%,比3月末(89.8%)提高1.1个百分点。

  2.工业用电增速保持全市前列。上半年,全县工业用电量29.83亿千瓦时,下降0.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2.6个百分点,总量居全市第3位,增速居全市第2位,增速自一季度以来保持全市第二。

  3.民生投入保障有力。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66亿元,下降6.2%,降幅呈逐月收窄态势。其中,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及城乡社区支出均超6亿元,合计支出36.73亿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7%;城乡社区和科学技术支出保持高位增长,分别增长448.2%和106.7%。

  (四)减税降费政策促稳效果显现,企业、居民收入持续好转

  1.财税收入保持平稳。受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等因素影响,全县税收收入自4月起低位运行,上半年全县国内税收收入42.79亿元,下降31.1%,但单月增量向好趋势明显。6月税收总量自2月以来最高。6月全县税收收入9.51亿元,比5月增加7.51亿元,环比增长376%;对比3月税收,增长42.5%。财政收入增速上行。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亿元,扣除留抵退因素后增收2.87亿元,增长9.1%,比1-5月(3.1%)提高6个百分点。6月单月财政收入保持较高增长。扣除留抵退因素后6月财政收入实现7.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6亿元,增长39.7%。总体看,财税单月增长态势趋好。

  2.企业总体盈利有所好转。1-5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3.57亿元,增长6.7%,比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8.61亿元,增长18.6%,比一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产销率稳中有升,产品产销率为97.7%,比一季度回升1.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企业保持盈利状态。

  3.居民收入持续平稳提高。上半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237元,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居民收入增长略快于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分城乡来看,农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8元,增长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56元,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6%。

  三、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受疫情防控、工业订单、雨水天气、货运物流等限制,经济主体难于短期发力。全县行业发展不均衡有所凸显,工业、投资等个别领域仍然存在一些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需进一步引起关注。

  1.四成工业企业减产,重点企业拉动作用减弱。上半年,全县976家规上工业企业中,410家企业(不含33家停产企业)产值同比下降,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数的42%,合计完成产值下降21.4%,拉低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8.1个百分点。43家重点企业产值拉动作用逐步减弱。43家重点企业自4月以来当月产值呈逐月下滑趋势,6月当月产值比3月下降11.8%。6月累计增速首次低于整体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低0.1个百分点,仅拉动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2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7.94)低4.65个百分点。

  2.基础设施投资进度趋缓。上半年,全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自3月以来呈逐月回落态势,分别比1-3月、1-4月、1-5月回落44.4个、18.6个、11.6个百分点;仅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比1-5月回落2.7个百分点。

  3.建安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上半年全县建安投资增长2.5%,分别比1-5月、1-4月和1-3月回落5.2个、7.6个和22.2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建安投资下降12%,比基础设施投资增速(0.9%)低12.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增速(19.1%)回落31.1个百分点;工业建安投资增长39.2%,比一季度(108.3%)回落69.1个百分点;房地产建安投资下降7.8%,比一季度(-10.9%)高3.1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备注:图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增速按照自然口径计算;按照扣除留抵退因素后的可比口径计算,1-6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增长9.1%。

备注:图中税收收入累计增速为自然口径增速;按增值税留抵退税还原口径计算,1-6月税收收入累计下降3.3%。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