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中期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一起谋划、一体推进,凝心聚力抓大事、谋开局,瞄准高质量发展和“十四五”末目标,稳扎稳打稳经济、促发展,梯次递进推进“百千万工程”等各项工作。从按月逐季调度分析、及时保障企业运行、项目建设,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承压恢复、筑底企稳、长期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全县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财税、金融等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一、基本情况
1.根据市统计局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838.89亿元,同比增长4.8%(以下简称“增长”),比前三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3位。
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33亿元,增长6.5%,比前三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总量居第1位,增速居第3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5.14亿元,增长6.6%,比前三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总量居第1位,增速居第3位。
3.建筑业总产值73.17亿元,增长25.9%,比前三季度回落4个百分点;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3位。
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2%,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比前三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2位。
5.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9.3%,比前三季度提高6.9个百分点;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3位。工业投资增长19.3%,比前三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3位。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81亿元,增长7.6%,比前三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总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1位。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64亿元,增长17.3%,比前三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总量居第1位(惠城区数据按区本级计),增速居第1位。
8.国内税收收入114.16亿元,增长19.5%,比前三季度回落11.8个百分点;总量居第5位,增速居第2位。
9.商品房销售面积146.24万平方米,下降26.9%,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5.2个百分点;总量居第5位,增速居第6位。
10.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186.37亿元,增长20.8%,比9月末提高4.2个百分点;总量居第2位,增速居第3位。本外币贷款余额1165.08亿元,增长16.7%,比9月末回落4.1个百分点;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3位。
11.实际利用外资9.68亿元,下降46.8%,比前三季度回落222.3个百分点;总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5位。
12.全县用电量103.66亿千瓦时,增长8.8%,比前三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总量、增速均居第3位。其中工业用电量69.41亿千瓦时,增长7.4%,比前三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总量、增速均居第3位。
二、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总体走势: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宏观指标表现良好
根据市统计局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年全县GDP838.89亿元,增长4.8%,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总量超惠阳区,进位至全市第四,增速居全市第三。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4.24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466.46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278.20亿元,下降0.4%。三大产业结构为11.2:55.6:33.2。超七成宏观指标表现良好。25项主要指标中,有18项指标(占72%)增速位居全市前列,15项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生产供给:生产供应增势良好,三大产业“两升一缓”
1.农业生产逐季回升,林业、水果增势较快
2023年,全县农业生产步伐加快,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实现总产值149.33亿元,增长6.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5.14亿元,增长6.6%,比前三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林业生产提档加速。2023年全年全县林业产值6.63亿元,增长43.9%,增速自上半年开始呈逐季回升态势,分别比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25.3个、9.6个百分点。禽肉蛋类产量增势良好。2023年全年全县禽肉产量5.1万吨,增长7.3%,比前三季度提高3.5个百分点;禽蛋产量0.9万吨,增长6.3%,比前三季度提高5.7个百分点。水果生产实现丰收。园林水果产量28.48万吨,增长9.6%。其中,产量规模较大的荔枝、龙眼、柠檬实现较快增长,产量分别为4.84万吨、2.34万吨、0.96万吨,分别增长14.5%、8.7%、36.6%。
2.工业经济稳步壮大,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
2023年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制造业生产拉动明显。三大门类实现稳定增长。2023年全年全县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个百分点;规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4.5%;规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5.4%。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全县33个列统的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5个实现产值增长,行业增长面达75.8%,比前三季度扩大9.1个百分点。其中,19个行业比前三季度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15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重点行业增势向好。2023年全年全县前五大行业合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8%,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3.5个百分点,拉动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8个百分点。
3.服务业增速小幅回落,金融、住餐业增长较快
2023年全年全县服务业总体呈放缓态势,完成增加值278.2亿元,下降0.4%,比前三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
金融、住餐业增长较快。2023年全年全县金融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11.1%,分别高于全县GDP6.6个、6.3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全县GDP增长0.48个、0.17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修理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翻倍增长。1-12月全县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6.44亿元,增长1.6%。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完成营业收入0.45亿元、3.19亿元,分别增长102.5%、170.5%。
(三)内部需求:投资承压稳中有进,市场消费显著复苏
4.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进,基础设施投资占比提高
2023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在承压中稳中有进,一季度和上半年均保持2位数增长,前三季度呈个位数小幅增长,四季度呈逐月回升态势。2023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9.3%,比前三季度提高6.9个百分点。分类别看,2023年全年全县项目投资增长18.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7%。
工业投资保持两位数稳增长。2023年全年全县工业投资增长19.3%,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比提高。2023年全年全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1%,分别比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2.3个、0.7个百分点。
5.消费市场领先复苏,限上零售额增势强劲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次创新高。2023年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81亿元,增长7.6%,比前三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增速近12年以来首次位居全市第一。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势强劲。分限上限下看,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1亿元,增长20.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8个百分点,增速自9月份开始保持15%以上快速增长;限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7亿元,增长5%。
四大行业呈“三增一缓”发展态势。2023年全年全县批发业完成销售额150.19亿元,下降15%;零售业完成销售额192.46亿元,增长10.5%;住宿业完成营业额2.93亿元,增长26%;餐饮业完成营业额38.7亿元,增长15.4%。限上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增速高位快增,有力支撑消费复苏。2023年全年全县限上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分别完成销售额(营业额)25.44亿元、4.41亿元、2.03亿元,分别增长61.7%、52.4%、31.9%;限上批发业完成销售额105.23亿元,下降21.2%。
(四)支撑保障:金融活水支持实体经济属性持续凸显,电力供应充足有力
6.金融供给稳健支撑,涉农、制造业贷款保障有力
2023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规模保持在千亿以上。其中,本外币存款余额1186.37亿元,增长20.8%;本外币贷款余额1165.08亿元,增长16.7%,存贷比为98.2%。金融活水支持实体经济属性持续凸显,涉农、制造业贷款增长较快。2023年,全县制造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50.15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3.5%;同比增加30.89亿元,增长25.9%,快于人民币贷款增速(12.3%)13.6个百分点,占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25.4%。2023年全县涉农本外币贷款余额454.74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9%;同比增加63.82亿元,增长16.3%,比本外币贷款增速(16.7%)慢0.4个百分点,占全年新增本外币贷款的38.3%。
7.用电量保持快增,呈逐季递增态势
2023年全年全县用电量103.66亿千瓦时,增长8.8%,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6.4个、1.4个、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69.41亿千瓦时,增长7.4%,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6.7个、3.9个、1.6个百分点。
(五)质量效益:财政收入保持前列,制造业税收占比提高
8.财政收入保持前列,制造业税收占比提高
财政增收步伐加快。2023年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64亿元,同比增收11.43亿元,增长17.3%,增速自8月份以来保持全市第一。其中,税收收入40.26亿元,增长14.2%,税占比为51.8%;非税收入37.39亿元,增长20.8%。财政支出平稳增长。2023年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4.52亿元,增长3.7%。其中,八项民生支出89.45亿元,增长3.8%。
2023年全年全县国内税收收入114.16亿元,增长19.5%,自2月份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制造业税收占比稳步提高。2023年全年全县制造业税收收入68.5亿元,增长36%;占税收收入比重达60%,比前三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
三、需关注的重点问题
1.工业继续加快增长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一是增速继续回升基础还不牢固。2023规上工业总产值仅增长6.2%;销售产值增长5.6%,其中出口交货值下降8.9%。二是部分企业生产面临成本和订单需求、出口订货量不足压力。
2.投资高基数叠加背景下后劲有待进一步提升。投资项目入库力度有待加大。2023年全年全县新入库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数同比下降3.3%;本年完成投资额下降3.9%。
3.批发业销售行情亟待提高。受个别限上大型批发业企业销售大幅下降的影响,2023年全县批发业销售额增速持续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完成销售额105.23亿元,下降21.2%。
4.房地产市场仍处筑底期。受基数抬高影响,2023年全年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46.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9%,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5.2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