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国内经济增长压力增大的双重考验,县委、县政府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的发展思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幸福中文博彩平台,经济发展逆势而上,实现稳中趋快的良好发展势头,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据市统计局核定,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400亿元,达400.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7%(以下简称增长),比2007年增长98.3%,2008-2012年年均增长14.7%,实现 “十七大”以来,经济总量翻一番。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6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11.75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148.86亿元,增长7.1%。三大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0.4:52.4:37.2调整为9.9:52.9:37.2。人均GDP38125元,增长12.9%。
表1:2008-2012年GDP及增速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05万个,其中公益性岗位169个;全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23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8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全县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03亿元,增长20.0%,比2007年增长1.9倍,2008-2012年年均增长23.9%。其中,税收收入15.67亿元,增长24.3%,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1.1%。
表2:2008-2012年财政收入及增速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83亿元,增长19.2%,其中教育支出10.87亿元,增长36%,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30.3%;全县完成税收37.29亿元,增长15.3%,其中国税19.42亿元,增长15.4%;地税17.87亿元,增长15.1%。
表3:2008-2012年国税收入及增速
表4:2008-2012年地税收入及增速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并存,第三产业发展不快与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二、农 业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06.5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75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7.6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播种面积10.03万亩,增长2.9%;蔬菜播种面积43.5万亩,下降0.3%。
全年粮食产量16.53万吨,比上年增加0.43万吨,增长2.7%。其中晚稻产量6.16万吨 ,增长5.9%,早稻产量5.3万吨,下降4.9%。
全县肉类产量8.8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0.36万吨,增长3.5%。其中猪肉产量6.39万吨,增长3%;禽肉产量2.27万吨,增长5.2%。
表5:2012年主要农产品播种面积及产量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12年 |
增长± |
粮食播种面积 |
万亩 |
47.6 |
0 |
#水稻播种面积 |
万亩 |
31.69 |
1.8 |
晚稻播种面积 |
万亩 |
16.57 |
2.5 |
油料播种面积 |
万亩 |
10.03 |
2.9 |
蔬菜播种面积 |
万亩 |
43.5 |
-0.3 |
粮食产量 |
万吨 |
16.53 |
2.7 |
#水稻产量 |
万吨 |
11.45 |
4.4 |
晚稻产量 |
万吨 |
6.16 |
5.9 |
油料产量 |
万吨 |
1.62 |
4.3 |
蔬菜产量 |
万吨 |
67.67 |
2.7 |
肉类产量 |
万吨 |
8.82 |
3.5 |
#猪肉产量 |
万吨 |
6.39 |
3.0 |
禽肉产量 |
万吨 |
2.27 |
5.2 |
三、工 业
2012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20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0.6%,对GDP的贡献率达75.9%,拉动GDP增长10.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8.59亿元,增长22.9%。
分经济类型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比重最大,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完成增加值93.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9.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6.1%。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速度最快,完成增加值37.51亿元,增长37.9%,增幅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5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1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5.7%。
分行业来看,主要行业保持快速增长。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八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12.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达71%,增长26.4%,增幅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5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中成药2966吨,增长21.8%;电子元件23.67亿只,增长5.7%;饲料33.5万吨,增长85.9%;印制电路板95.
表6: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
指 标 名 称 |
2012年 (亿元) |
增长±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58.59 |
22.9 |
|
按企业类型分 |
- |
- |
|
#国有企业 |
10.32 |
5.5 |
|
集体企业 |
1.82 |
26.2 |
|
股份制企业 |
44.43 |
24.4 |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93.94 |
25.2 |
|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
8.08 |
14.3 |
|
按企业规模分 |
- |
- |
|
#大型企业 |
37.51 |
37.9 |
|
中型企业 |
56.32 |
22.3 |
|
小型企业 |
64.73 |
16.1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54.94亿元,增长17.9%,比2007年增长2.2倍,2008-2012年年均增长25.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31亿元,下降35.9%;第二产业投资58.28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投资96.35亿元,增长23.2%。
表7: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构成
指 标 名 称 |
2012年 (亿元) |
增长± |
|
固定资产投资额 |
154.94 |
17.9 |
|
#第一产业 |
0.31 |
-35.9 |
|
第二产业 |
58.28 |
10.5 |
|
工业 |
58.28 |
10.5 |
|
第三产业 |
96.35 |
23.2 |
|
房地产开发 |
56.05 |
22.7 |
|
#基础设施 |
27.53 |
24.3 |
表8:2008-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增幅
全年安排59宗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54.54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62.9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04亿元,增长14.6%,比2007年增长1.3倍,2008-2012年年均增长17.6%。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9.91亿元,增长15.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13亿元,增长13.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4.04亿元,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8亿元,增长21.8%。
表9:2008-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
全年接待游客613.6万人次,增长18.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89亿元,增长43.2%,上缴税金2715万元,增长19.9%。
表10:2008-2012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
指标 |
单位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旅游接待人数 |
万人次 |
231 |
304.3 |
429 |
519.1 |
613.6 |
旅游综合收入 |
亿元 |
3.95 |
5.0 |
7.7 |
11.1 |
15.89 |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39宗,合同金额4.09亿美元,增长39.9%,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2.92亿美元,增长16.8%。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0.22亿美元,增长19.5%。其中:外贸出口总额27亿美元,增长24.4%,增幅全市第一,2008-2012年年均增长21.2%。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5.61亿美元,增长19.5%;进料加工出口20.8亿美元,增长30.4%;来料加工出口0.6亿美元,下降44.2%;进口总额13.22亿美元,增长10.5%。
表11:2008-2012年外贸出口总额及增幅
七、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增加值198.88亿元,增长14.8%,2008-2012年年均增长16.4%,占全县GDP的49.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县私营企业5769户,其中,本年新增1023户;个体工商户37964户,其中,本年新增6895户。
表12:2012年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名称指标 |
单位 |
2012年 |
增长(%) |
民营经济增加值 |
亿元 |
198.88 |
14.8 |
民营投资 |
亿元 |
51.18 |
52.0 |
民营税收总额 |
亿元 |
22.01 |
23.3 |
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 | |||
#私营企业 |
户 |
5769 |
17.5 |
#本期开业 |
户 |
1023 |
3.5 |
个体工商户 |
户 |
37964 |
8.5 |
#本期开业 |
户 |
6895 |
31.6 |
表13:2008-2012年民营增加值及增幅
八、城市建设、交通和邮电
围绕打造 “宜居宜业宜游宜休闲,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山水田园城市”的定位,实施“南北拓展,东西延伸”的城市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以大桥路为中轴线、以东江为水轴线,以县体育中心带动的东部新区,以县文化中心带动的北部新区等的“两轴四区一古城”的建设格局。2012年,创省卫生县城顺利通过验收,县城建成区面积20.1平方公里,增长5.8%,城市化率为50.07%,比上年大幅提升3.77个百分点。
2012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4.07亿元,增长21.2%。
全县邮电通信业务收入3.64亿元,增长7.7%,其中电信业务收入3.24亿元,增长5.9%;邮政业务收入0.4亿元,增长23.7%。年末电话用户19.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18.5万户。
九、金融业
全县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89亿元,增长3.6%。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36.25亿元,增长15.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7.31亿元,增长15%;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23.73亿元,增长21.1%,其中,短期贷款10.78亿元,增长2.3%。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经省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家,全县省级民营科技企业7家。全年获得专利授权量425件,2008年以来累计获得专利授权量1649件;全县获得各级科技计划立项项目58项,其中省、市和县级分别为9项、10项和39项。
全县17个镇全部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实现了“镇镇皆强镇”的目标;县高级中学、华侨中学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终期督导验收,全县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达3间。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100%、100%和97.8%。高考成绩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本科上线人数连续两年突破2000人大关,2012年达2128人。
表14:2012年全县各类学校情况
数量(所) |
在校学生(人) |
招生(人) |
毕业生(人) | |
中等专业学校 |
3 |
7774 |
3366 |
2194 |
技工学校 |
2 |
9036 |
3061 |
2671 |
中学 |
48 |
60756 |
19935 |
21291 |
小学 |
93 |
91003 |
19929 |
13405 |
幼儿园 |
80 |
32524 |
23053 |
8545 |
合计 |
226 |
201093 |
69344 |
48106 |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新建成的文化馆、图书馆向市民免费开放,县博物馆获省级达标;龙华镇旭日村获评“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公庄吉水围等六个村落获评“广东省古村落”;成功举办中文博彩平台第八届运动会暨第七届老年人运动会,承办全国跆拳道精英赛;全年电影放映3972场次,观众达158万人次。
全县有17个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1个,藏书7.06万册;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1166件,钱币2.8万枚;书店发行图书128万册;全县广播站22个,电视发射台1个。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8%,广播人口覆盖率为100%。
创建省卫生县城顺利通过验收。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14个,床位2885张,卫生技术人员389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04人,注册护士1503人,分别增加131人和234人。乡镇卫生院22间,其中,中心卫生院2间。全县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3.4张,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66人,拥有注册护士1.77人。
创建省体育强县顺利通过验收。全县有7个足球场,856个篮球场,68个田径场,6个游泳场。中文博彩平台业余体育学校学生参加2012年惠州市青少年体育锦标赛分别获得篮球男子甲组、乙组冠军、男女篮球团体冠军;获得田径甲组、乙组、丙组冠军及团体总冠军;获得游泳团体冠军。在市锦标赛中,跆拳道项目获得了男子、女子甲组项目和男子乙组项目第一名;游泳项目也取得了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十二、环境保护
全省生态景观林带示范县建设成效明显,建成生态景观林带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户籍人口84.3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42.7万人,女性人口为41.63万人。户籍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为60.15万人,占71.3%,非农业人口为24.18万人,占28.7%。人口出生率为12.93‰,同比上升0.7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3‰,同比上升0.1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3‰,同比上升0.51个千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12269元,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
表15:2008-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幅
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 29.34万人,增长1.3倍;参加失业保险14.97万人,增长2%;参加医疗保险21.77万人,增长2.1%;参加工伤保险18.34万人,增长1.5%;参加生育保险21.77万人,增长2.1%。全年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9.28亿元,增长14.5%。
民生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民生投入不断加强。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83亿元,增长19.2%。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五项(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支出24.69亿元,增长30.2%,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8.9%,比重比2011年提高5.9个百分点。二是公共交通方面。提升城乡基本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年新增9条公交线路,前后共投入62辆公交车,公交路线覆盖整个县城区域。城乡方面,增开了中文博彩平台到龙溪、泰美等镇的公交线路,实现城乡短途客运班线公交化。三是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12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提高到385元/月,对比2011年,农村居民提高了172元/月,城镇居民提高了105元/月。四是社会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总建筑面积约3.
年末全县共有敬老院16间,社会福利院1间,光荣院1间,共收养628人。全年社会救济对象总人数1.88万人,城镇低保人数706人,农村低保人数13394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973万元,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应保尽保。
注:1、本公报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