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县政府工作部门 > 县卫生健康局 > 政务公开 > 部门文件 > 通知公告

注意!以下儿童意外伤害,家长不得不防

发布日期:2021-09-01 09:29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县卫生健康局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意外伤害是世界各国0-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每年有90万左右儿童因意外而死亡,占儿童死亡率的20%以上。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导致孩子伤亡的意外伤害!

  溺水

  儿童非正常死亡头号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溺水近年来已成为儿童非正常死亡原因的第一位。“由于安全教育做得不到位,加上观念没有更新,许多人还持有‘少年英雄,勇于救人’的观念。其实,大一些的孩子溺水后,同伴试图施救,往往会造成更大伤亡。

    

微信图片_20210826171856.jpg

  家长必须教育孩子,遇到有人溺水,要把救援交给大人和有专业能力的人,而不是自己下水救人。并且要教育孩子,平时只去安全场所游泳、玩水,身边要有大人,不要单独跟小伙伴去偏僻的地方游泳。 遇到有人落水,要教育孩子第一时间呼救,如果周围没有大人,可以到附近找人求救。家长平时要给孩子灌输“无惩罚报告”的观念,出事后要马上告诉大人,不要对孩子立即实施惩罚。

  气道异物

  边吃边动是大忌

  一旦发生异物吸入,家长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自行送医的同时,应立即让异物排出。如果还在咽喉处,家长可用手指抠。如果已滑下去,且没有咳嗽的表现,应带到医院急诊拍片,如在食道,则由耳鼻喉科医生取物,如在消化道,可由消化内科医生用内镜取出。

  孩子咳嗽不停,脸变色,提示异物可能被呛入气道,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如是3岁以下的孩子,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家长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至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微信图片_20210831144413.jpg

  如果异物没出来,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家长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孩子骑在家长的大腿上,面朝前。家长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孩子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微信图片_20210831144418.jpg

  如是三岁以上的儿童,能独立站稳,也可让他略略向前倾,用双臂从身后将其拦腰抱住,同时一只手握拳(右利手,则右手握拳;左利手,则左手握拳),顶住其上腹部,另一只手则按压在拳头上,然后用力向上、向后,猛烈而迅速地挤压其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

微信图片_20210826162632.jpg

  注意: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把硬币、纽扣、小玩具、瓜子、花生、豆类等小颗粒物含在口中玩耍,以免误吸入气管。应让孩子养成认真吃饭的习惯,进食时不让孩子打闹、说话、以防食物呛入气管,不要让孩子躺在床上吃东西,或含着食物睡觉。小学生应注意勿养成咬笔头、笔帽等坏习惯。

  预防中毒

  误服不能马上喝水

  发觉孩子误服药物或者化学制剂后,千万不要马上让其喝水,这不仅不会冲淡药剂,还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如误吞高锰酸钾片后马上喝水,会加剧消化道灼伤。家长尽快带孩子到急诊洗胃催吐,在事情发生4至6小时内都有效。记得去医院时带上孩子误服的物品。

  注意: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提前预防,要点就是把家里的药品、消毒剂等,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锁好!另外,自己给孩子喂药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剂型和用量,不要把1ml看成1mg,不要把5滴看成5ml,这样可能会有10-1000倍的差距。

  跌落伤

  坠地后不能自行搬动

  如果儿童从很高处坠落,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不要自行搬动孩子的身体,以免造成对脊柱的二次伤害。

  如果儿童跌伤后的额角肿,切忌按照传统处理方法去揉受伤处,以免造成淤血情况更严重。建议先冰敷减少红肿,在24小时内在进行热敷。如果孩子后脑勺着地,要特别小心观察。如果出现频繁呕吐特别是有喷射性呕吐现象,精神变差、倦怠,或反差地兴奋,孩子表示“头痛”,哭闹不休,都提示有颅内出血的可能,必须马上就医。

  注意:1.在阳台、室外楼梯、床上等设置防护栏,非逃生用途的窗要上锁,或装上窗栏,窗边不放置椅子、摇篮和其他家具,不要让孩子爬高。

  2.在儿童骑车、溜冰时,要准备防护用具,如头盔和护膝等。

  3.在给婴儿换尿布或衣服时,人不要离开婴儿,要有一只手保护着婴儿。

  4.要注意幼儿在有滑轮的学步车中的安全,或使用其他固定的学步车替代。对孩子经常活动的场地放上防滑垫。

  烧烫伤

  汤汤水水别放在桌边

  对于孩子,家长不要随便让他们进入厨房玩耍,可以买专用的儿童锅灶玩具取代。热水、热汤等要放在桌边里面一点,以免孩子伸手够着酿成事故。

  其次,对于婴幼儿,洗澡时先用手肘内侧来测水温,确保温度适中再放孩子进去。没有条件将洗澡水一次调好温度的家庭,应先放凉水,再倒入热水调温。

  再次确保电器不漏电,插座装有安全插头。当孩子想玩安全插座时,要么迅速用玩具转移其注意力,要么当孩子稍大时,在父母的看护下,告诉孩子电器的性能和危险。

  小锦囊:烧烫伤处理遵循“冲、脱、泡、盖、送”原则

  1.冲: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以达到皮肤快速降温的目的,不可把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以免使皮肤组织受伤。

  2.脱:充分泡湿伤口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帮忙剪开衣物,并保留有沾黏的部分。有水泡时千万不要弄破。

  3.泡:继续浸泡于冷水中至少30分钟,可减轻疼痛。但烧伤面积大或年龄较小的孩子,则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造成休克,而延误治疗时机。但当孩子意识不清或叫不醒时,就该停止浸泡赶快送医院。

  4.盖:用干净的床单、布单或纱布覆盖,不要任意涂上外用药或偏方,以免伤口感染。

  5.送:即使孩子只是受到轻微的烫伤,最好也要到设置有整型外科的医院求诊。

  注意:不要用以下操作!

微信图片_20210826171324.jpg

  1.不要涂抹盐水或酱油。俗话说的好,“别在伤口上撒盐”。受伤的细胞碰到酱油、盐水等,那得多疼啊。

  2.不要涂紫药水、红药水。含色素的药水会影响医务人员判断伤情。

  3.不要涂猪油、牙膏。牙膏、猪油等有可能造成继发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锐器伤

  利锐物品别放身旁 

  由刃缘或锐利尖端的物体造成的损伤。常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破裂。常见的锐器有刀、斧、剪刀、匕首、玻璃片、金属片等。

图片3.png

  注意: 1.如果孩子擦破皮的话,不要用酒精、红药水或是紫药水来处理伤口。

  2.如果是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爸妈们可用碘油涂抹孩子伤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然后用干净消毒  纱布包扎好。

  3.对于大而深的伤口,应及时做止血措施,需要包扎的紧一些。然后带孩子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  注射破伤风针剂。

  交通事故

  莫让孩子独自上路

  “家长不要有侥幸心理,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孩子独自在马路上行走。”带孩子外出时不要让孩子在车多、路况差的地方玩耍,对刚会走、跑的孩子,一定不要在马路边上撒开他们的手,对大孩子要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带孩子开车出行时要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倒车时要注意孩子是否在车子周围。教育孩子不要将手、头伸出车外,以免发生危险。

  来源:中山一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幼儿园管理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