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景点相关防护指南
(一)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二)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对进入旅游景点的游客、导游、地陪和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体温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
(四)加强景区内密闭区城或相对密闭区域(如景区内部的室内或半封闭演艺场地、场馆等)的通风换气。温度适宜、建筑物具备良好自然通风条件时,密闭区域或相对密闭区域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五)正确使用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六)应严格根据所在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演艺场馆面积、演出时间、客流高峰时段等情况,合理设置一定时段内的观众的最大接待量,合理设置观看演出时观众的间距,防止造成人员聚集。
二、个人疫情防控措施
(一)建议选择境内低风险地区旅行,不建议境外旅行,不建议到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尤其是老年人、孕妇和有基础性疾病人员。
(二)提前做好功课,选好目的地和景区景点。尽量选择通风良好的景区景点。提前网上预约,避开景区景点的高峰时段。游玩过程中要有序排队,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不扎堆,避免人员拥挤。
(三)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准备足够数量的防护物品,如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等。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在通风不好的地方要戴口罩。外出时注意保持社交距离。保持手卫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和咳嗽喷嚏以后,要把双手清洁干净。
(四)注意在旅途期间的环境卫生。建议选择卫生状况较好、通风设施比较完善的宾馆和酒店,入住后建议经常地开窗通风透气。
(五)每天做好自身的健康监测。在出行期间,如果出现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应该首先做好自我隔离,戴好口罩到就近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六)安全文明出行。旅游外出期间,要文明、安全出行,注意饮食卫生。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时,请选择正规营运客车;自驾出行时,应提前做好车辆维护。旅途中,注意饮食卫生,谨慎购买和携带进口冷冻、冰鲜等食品。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提倡非现金支付,减少由于现金支付造成的接触风险。
(七)外出游玩归来,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应自我观察14天,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节假日期间要按照安排接种疫苗,特别是第2剂应在首剂接种后3周及以上至8周内尽早完成,尽量不要因为外出游玩影响第2剂的接种。
来源:健康广东、珠海疾控、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1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