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深化改革、乡村振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建设用地建租赁住房政策解析等重点工作任务的学习,学习先进地区的城乡建设和管理经验,2021年11月28日-12月2日、12月5日-12月9日,12月12-12月16日,县住建局组织全县城乡建设专业技术干部及全局干部职工前往华南理工大学举办中文博彩平台2021年城乡建设专业技术干部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共三期)。
本次培训采用现场教学和专题教学相结合、交叉开展。
培训第一天,学员们前往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新路径——永庆坊。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永庆坊探索出了“党委统领、政府主导、企业承办、社会参与”的旧城微改造模式,用“绣花功夫”活化了广州最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让老街重新焕发新生。不同于“推倒重建”的做法,微改造模式基于原来外轮廓不变的前提进行建筑立面更新,让“旧”和“新”充分地有机结合。2021年10月,国家住建部转发了广州市住建局编制的《广州市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消防审批及管理工作经验汇编》,将永庆坊片区实践运用的好经验进行全国推广学习。
培训第二、三天,学员们前往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展专题培训。专题培训分为四个不同主题:一是低碳宜居生态环境建设;二是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项目政策全解析;三是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学员们围绕如何推进深化改革、乡村振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建设用地建租赁住房政策解析等与学院教授进行深入交流。教授们希望学员们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中,从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领悟思想观点,学习思想方法,形成思路举措,实现边学习、边研究、边推动工作。
培训第四天,学员们分别前往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典范——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和党建和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创新示范点——大源村(全国知名的“淘宝村”)。
海珠湿地公园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广州城市新中轴南端,东起珠江后航道,西至广州大道南,北起黄埔涌,南至珠江后航道,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典范。海珠湿地公园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最美的湿地公园,地处广州中央城区海珠区东南隅,总面积达1100公顷,水域面积达377公顷,被誉为“广州绿心”。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珠三角河涌湿地、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是广州市城区重要的生态隔离带,与“北肺”白云山一起构成广州主城区的两大生态屏障。早在2017年,海珠湿地就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9年获全国首批“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2020年又被住建部推荐,代表国家参评第12届迪拜国际可持续发展最佳范例奖。
而大源村与海珠湿地公园不同,地处丘陵山岗地带,大部分属于山地、林地,只有一条过境公路,地缘优势较弱。近几年,大源村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大量引入外来投资建设厂场,通过集聚5000多家大小电商,形成了以服装、化妆品为主、汽配行业为辅的电商产业链条,成为了全国第一大“淘宝村”,真正走上了“快”车道。2014年前后,电商开始在大源村聚集,两三年的时间就已成遍地开花之势。广州白云区在大源村电商产业的发展上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政府因势利导,实现电商行业的共建、共治、共享。走过“淘宝村”的野蛮生长时代,大源村站在引领电商产业的新起点。2018年4月,大源村被列为白云区四条重点整治村之一。2020年9月,大源容发货运市场地块成功出让,大源村更新改造迈入“快车道”,村居环境显著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同步更新。
如今,大源村正在稳步实施村庄规划和城市更新,谋求高质量发展。而它也将继续充分发挥区位、生态、资源、市场等优势,打造现代物流总部基地、电商产业集聚基地、区域商业中心、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中心“两基地两中心”,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实现高端发展。
培训最后一天,学员们来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英德连樟村。连樟村通过打造连江口城址、宝晶宫、洞天仙境、九龙峰林小镇、英西峰林走廊等旅游景点以及开发英石、英德红茶、西牛麻竹叶、西牛麻竹笋、英德沙糖桔等特产,上榜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典型案例。
通过五天的课堂系统专题学习和实地参观,大家深刻意识到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理解了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充分发挥区位、生态、资源、市场等优势实施村庄规划和城市更新,谋求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今后将以奋发的姿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不断提高城市工作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