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县个别楼盘在商品房销售过程中,出现强制或变相强制通过律师事务所收取购房人“办证服务费”现象,涉嫌变相乱收费、价格欺诈、不向委托人开具代收服务费发票等有效凭证、不按规定公示明码标价等多种违法违规行为。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整治行业不规范乱收费现象,促进我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根据《司法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律师服务收费的意见>的通知》(司发通〔2021〕87号)、惠州市房地产行业自律促进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销售环节“办证服务费”等相关工作的通知》(惠市房自律委〔2020〕2号)等文件精神及规定,结合我县房地产市场交易实际情况,我局研究起草了《中文博彩平台关于规范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代办服务”活动的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现将全文向社会公布并广泛征求意见。并就《中文博彩平台关于规范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代办服务”活动的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有无违背公平竞争相关规定一并征求广大市民、单位、机构、社会组织的意见。
任何单位、机构、社会组织、个人均可在公告之日起三十日内,过以下方式向中文博彩平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反馈意见。
通讯地址:中文博彩平台罗阳街道西北路60-1号
邮政编码:516100
联 系 人:李振国
联系电话:(0752)6208269
电子邮件:zjj6208632@lowongankerja-keluarnegeri.com
附件:《中文博彩平台关于规范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代办服务”活动的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
中文博彩平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10月8日
附件:
中文博彩平台关于规范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代办服务”
活动的工作指引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整治行业不规范乱收费现象,促进我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根据《司法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律师服务收费的意见>的通知》(司发通〔2021〕87号)、惠州市房地产行业自律促进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销售环节“办证服务费”等相关工作的通知》(惠市房自律委〔2020〕2号)等文件精神及规定,结合我县房地产市场交易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在中文博彩平台行政区域内开展业务的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
二、主要措施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在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三十日内持合同到项目所在地房地产交易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手续;购房人自行办理不动产权证的,开发企业有义务予以协助。
(二) 新建商品房交易及其产权转移过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代为购房人办理房产证及有关手续的,不得以代办手续费等名目向购房者收取购房款以外的任何费用。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可委托律师事务所、第三方机构代办交易、登记、办证等手续,但须严格执行“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开发企业、中介机构不得将代办费用转嫁给购房人,不得强制或以“捆绑销售”的形式要求购房人委托给其指定的机构或个人。购房人可自行委托第三方办理相关手续。
(四)所有在售商品房项目,须在售楼处或签约处醒目位置张贴《关于购房人自行办理或委托第三方代办不动产证出证手续相关工作的提示(企业公示版)》。同时,开发企业的销售人员需向购房人详细讲解办理不动产权证流程、所需材料及购房人自行办理或委托代办的注意事项。
(五)律师事务所提供委托代办服务时,只能接受房地产交易其中一方委托,不得在同一交易活动中为卖买双方同时担任代理人,但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律师事务所“代办服务”应明码标价,将其在惠州律师协会备案的收费标准在其场所显著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相关服务不得超出其备案的服务费标准进行收费。如接受购房人委托提供代办服务的,须以书面形式向购房人详细列明服务事项及各事项收费标准,并向购房人提供发票。
(七)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在其经营场所内为购房人提供代办不动产权证有偿服务的第三方机构的代办服务过程负有监管责任,需要求第三方机构明码标价,并向购房人提供发票。
(八)因“代办服务”收费发生争议的,受托人应当与委托人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提请属地消费者协会、律师协会或价格主管部门调解处理,也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九)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对上述相关服务机构“代办服务”经营活动进行不定期抽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由县市场监督等部门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对律师事务所私自收费、变相乱收费等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在中文博彩平台注册的律师事务所,由县司法行政部门处理,在县外注册的律师事务所,由司法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向上级司法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处罚建议或向所在地律师协会提出行业惩处建议;对房地产开发企、房地产中介机构在销售环节中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督促整改,并及时将线索移交至县综合执法局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三、实行时间
本指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