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乡镇(管委会) > 柏塘镇人民政府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初心·榜样力量——柏塘扶贫开发头雁-邹金灵

发布日期:2019-12-02 00:55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柏塘镇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扶贫开发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有人却用精卫填海的精神默默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他就是柏塘镇扶贫开发头雁--邹金灵  

他叫邹金灵,1968年出生,从小生活在柏塘镇平南村的他,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为百姓做一些实际的事情,是他自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当选柏塘平南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的初心。 

2013年以来,他认真贯彻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扶贫效率、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他用三年的勤恳努力,把一个后进村转化为先进村,在2016年已实现全村脱贫。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全村脱贫攻坚工作,邹书记经常轻车简出,深入每家每户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村小组长和群众的反映和要求,共同分析解决脱贫的方法,研究脱贫对策。坚持问题导向,以“基层组织”为龙头,“致富项目”为切入,“民生建设”为基础,围绕精准扶贫,抓好精准实施。 

配强班子队伍,提升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村两委班子作为“龙头工程”抓牢抓实。以换届为契机,健全组织,村两委干部成员由原来3名增加到5名,新当选的村干部政治素质高,发展思路清晰,公道正派,群众基础好,威信高。从思想上破除干部“等、靠、要”思想观念,并定期组织村干部进行专题学习和心得交流。

开发致富项目,提高村集体收入。借助惠州市纪委、市监察局帮扶的契机,实施“红利扶贫”,保持收入的持续性。统筹150万元资金,平南村先后入股购买中文博彩平台新城市场2个摊位项目,可得固定分红12万,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实施“生态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2014年统筹帮扶资金21.5万元,在村内建设面积36亩的山茶生态示范园,引入种植管理经验丰富和销售渠道畅通的经营方,用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和产业规模,合作社吸纳有劳动能力的11户贫困户成为社员。并通过奖励制度,村民每新种植1亩山茶将奖励500-1000元,调动村民种植山茶的积极性。合作社还为社员和村民免费提供农技服务和种植引导,优先购买村民种植的茶青、茶叶和茶苗,现全村已种植茶叶300多亩,打造“一村一品”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格局,山茶产业已成为平南“村名片”。  

在致富项目和特色产业带动下,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2.5万元增加到16.4万元,全村农民年人均收入由2013年前4963元提高到2016年13283元,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由2966元提高到了10522元,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两个100%脱贫的目标”。  

这几年,改善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成了邹书记头等大事。他先后筹资86万元新建占地5000平方米的文体休闲广场,广场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等各类康乐设施,并举办了首届村民运动会。村委办公楼进行搬迁升级,将村委会搬到了村里的“中心”,回归到村民身边,同时完善了便民服务站、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站、会议室等便民设施。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新装、换新颜。  

在邹书记带领和上级帮扶下,先后完成了7.06公里的村组道路硬底化,解决“行路难”问题,平南村主干道安装22盏路灯,方便村民夜晚出行,并在村、组道两旁和农户屋前种植了绿化树。完成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1086亩和2个陂头建设修复工程;建成8个分散式人工湿地系统。修建1座小型饮水设施。对10户贫困户危房进行改造升级。筹得捐款4.4万元,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助学32人,实现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构筑“民生保障网”。 

扶贫要治标,更要治本,扶智慧,扶技能,才能可持续发展。为确保全村有劳动能力村民100%参加培训,村联合上级有关部门组织了7场大型专业技能培训,定期邀请专家,致富能手进村传授技能。还在村里设立“求职通”为村民免费提供求职咨讯,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成功率。通过集中购买和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开展捐书活动,获得书籍600多本,为村民阅读学习提供了便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几年来,他始终以农民增收脱贫为核心,突出产业脱贫取得了新的成效,2016年已完成脱贫任务,这一切,无不倾注着他的心血和奉献。  

在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中,平南村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优异的成绩,2007年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荣获“文明村”、2011年荣获“科学发展好班子”、2017年度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年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生态村示范点。

然而,面对这些成绩,邹书记却谦虚的说:这些成绩和荣誉是大家共同取得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大力支持的结果。成绩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村干部和村民同心,平南村的致富之路仍在继续。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