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记载:“香碓,罗浮为多。罗浮众香之薮,其树木多芳辛酷烈。我们常见的沉香、檀香等名贵香料。其中沉香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药中黄金”,广东省沉香的代表“莞香”更是久负盛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我们惠州也是莞香的主产区之一。
11月24日,罗浮山景区举办文化大讲堂(第七讲)——香道与道香。此次讲堂邀请了资深香道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香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沉香博物馆国香书院高级讲师罗永坚老师来讲解岭南香文化。
罗老师从传统香文化的起源、对香的认知、香品的介绍、香的用途等方面进行了生动讲述,循序渐进地详细介绍了沉香、檀香等香料以及用香方式、香炉器具的相关知识,回顾了罗浮山香文化历史传统,让我们对惠州本地的香文化有了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现场众人兴致盎然,互动积极,收获了宝贵的香道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人鼻无不乐香,故流黄、郁金、芝兰、苏合、玄膳、索胶、江蓠、揭车、春蕙、秋兰,价同琼瑶。”、“不用仙人绿玉筇,朱明门户水重重。因君识得香溪路,舟入罗浮四百峰。"“罗浮淡妆素质,呼翠凤、飞舞斓斑。参横月落,留恨醒来,满地香残。”……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沉香、檀香等名贵香料进行鉴赏和感悟。
早在东晋时期,葛洪在罗浮山隐居时所著《肘后备急方》里,就记录了许多用香药疗病的医方,其独创千古名方“五香连翘饮”,就以沉香、丁香、麝香、木香和乳香入药,治疗积热、结核等,给惠州留下了沉香药用的历史文化财富。宋代,罗浮山冲虚古观旁的“洞天药市”与东莞寮步香市、广州芳村花市和广西合浦珠市一起被称为岭南四大集市,或许当时就有部分沉香以药材身份在洞天药市出售。面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困境,当前我们该如何深入挖掘惠州香文化,讲好惠州香与葛洪、洞天药市之间的故事,扩大惠州香、罗浮香的品牌影响力,值得大家深思。
随后,开展香篆体验活动,参与人员在老师指引下感受制香的乐趣。“香篆”古称“印香”、“拓香”,是一种直接点燃熏香的过程。打香篆,主要是体会打篆过程中养心、静气、减压、祛躁、悦目。据了解,打篆的模型多样,如课堂上体验的有“福禄寿”字型、花形、祥云形、如意形等,通过铺香灰、打篆、起篆、整理、燃篆……使得在香篆过程中也能体会到不同的乐趣,材质不同的炉具,配以不同形式的“香印”,打出一炉香,有不同的意境,对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也更具养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