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上午,罗浮山景区举办文化大讲堂(第十二讲)。活动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战略规划部主管、中级工程师朱亚洲老师授课。
朱亚洲老师以“从地方风景到世界名胜——罗浮山世界级景区之路探索”为主题,详细阐述了罗浮山从地方风景迈向世界名胜的可行性路径和战略方向。他从资源整合、品牌塑造、文化挖掘、旅游体验提升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罗浮山如何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明确目标、坚定步伐,实现华丽转身。
朱老师指出,罗浮山要从地方风景走向世界名胜,首先需要整合现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旅游生态系统,先立文化、再造景区、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罗浮山自古以来是岭南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和中心,可通过“文化+生态+健康”的方式深度发展,将其建设成为岭南文化承载地、生态文明示范地和中医药产业引领地,加强世界级大湾区驱动下的名山建设,罗浮山正锚定 “湾区靠山” 的全新定位大步迈进,向着世人瞩目的 “世界名胜” 昂首前行。
罗浮山不仅是一座自然风光秀丽的名山,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宝库。朱老师强调,要通过讲好罗浮山的文化故事,梳理其文化谱系,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激活文化动能,构建文化产业。例如,葛洪与罗浮山的相互成就,不仅是中华医学之本、中国南药之源,更是岭南文化的瑰宝。通过挖掘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罗浮山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
朱老师提到,罗浮山逐步由仙山向实体化的名山转变,这一过程也是中原地区对岭南地区认知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儒道释汇成罗浮,岭东雄郡始于罗浮,自然景观精华所在,复兴岭南“洞天药市”,传承创新药医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罗浮山应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罗浮山需要不断提升旅游体验的质量。朱老师建议,可以通过引入更多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如中医药文化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表演等,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美景,还能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还可以开发夜间旅游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景区的经济效益。
一座罗浮山,半部岭南史。罗浮山不仅是一片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岭南文化的象征。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宏伟蓝图中,罗浮山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使命与担当。这不仅是对罗浮山自然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整合,更是对其文化内涵的全面梳理与升华。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以此次讲座为新的起点,罗浮山景区将把朱老师传授的知识与理念内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罗浮山的建设与发展之中。相信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罗浮山必将在2025年这个新的起点上,向着世界级景区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