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昨日打响龙溪街道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攻坚战全民战,12月24日,龙溪街道再次掀起全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热潮,全面奏响环境卫生优化提升最强音。街道班子领导、党员干部、村组干部、中小学生、广大群众、志愿者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龙溪贡献力量,持续擦亮“百千万工程”底色。
划分片区齐发力 优化中心区容貌 各部门划分相应网格责任片区,分片分区管理,确保人员固定、优化提升内容、专人跟踪落实。各部门职工干部化身为网格员,顶着寒风,手持铁锹、扫帚、垃圾袋等清理工具对网格内卫生死角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大家热情高涨、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清扫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同时,对街道中心区存在占道经营、乱摆乱卖、乱停放等不文明现象,采取“劝导为主+执法为辅”的方式进行重点优化提升。现场对整治工作不理解的群众,工作人员充当“讲解员”,耐心地给群众讲政策、明利害,使其充分认识到人居环境优化提升的重要性。 人居环境优化提升 打造高颜值乡村 在攻坚战行动中,各村(社区)挂钩组人员、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不畏严寒,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手持钳子、垃圾袋、扫把、锄头、镰刀等清洁工具,聚焦主次干道、河道沟渠、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有条不紊地清理杂草杂物、生活垃圾、枯枝败叶等,全面清理卫生死角。针对存在淤泥的河道、杂草丛生的复杂区域,充分发挥机械“助手”作用,全方位铺开机械整治,结合工作实际使用挖机等大型机械设备,紧盯盲区死角,扎实清理陈年垃圾、建筑垃圾、沟渠堵塞、路面坑洼等环境顽疾,让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工作真正见成果、见实效。 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中 △各村(社区)开展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攻坚行动 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领头雁”效应,老党员老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整治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争当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主力军”。在老党员的垂范引领下,外出务工年轻党员也返乡积极投身到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攻坚战,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龙溪贡献青年力量。同时,持续组织群众、中小学生、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找准切入点,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构筑“党建引领、群众共参与”的长效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格局,将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形成常态。 △老党员、老干部、年轻党员、学生、家长、群众等积极参与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入户派发门前“五包”协议、宣传门前“五包” 综合行政执法办联合各村(社区)村组干部、群众、保洁员、志愿者积极参与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工作中,针对村巷道建筑材料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沟渠异味水体、村道两旁沟渠池塘溪河黑臭水体、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房、违规商业广告、招牌、乱搭电线等进行全面整治,铆足干劲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深入落实落细,确保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攻坚战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全街道当天出动干部职工、各村(社)组织挂钩组成员、村组干部、党员及群众志愿者等参与人员累计近1500余人次,出动各类机械设备共50余台,派发宣传倡议书共计800余份,累计清理卫生死角96处,清理修剪绿化近6.5公里,道路清洁约9公里,清理排水沟近3000米,清理规整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近300处,清理生产工具、生活垃圾、建筑材料乱堆乱放、积存垃圾、杂草、淤泥等约14.5吨。 △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前、优化提升后 接下来,龙溪街道将充分发挥党员带头率先垂范作用,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上下功夫,组织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攻坚战,充分利用好党员、示范户的引领作用,从源头抓起、从思想行为习惯抓起,形成“干部带头干,党员示范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工作局面,有效解决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村环境脏乱差突出等问题,推动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