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3月27日,中文博彩平台龙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结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联、志愿者协会在结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传承清明习俗 巧手做艾粄”清明节主题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和村民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鲜艾草、糯米粉、花生馅和炒芝麻等材料,各个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有的在和面,有的在准备馅料,有的在包艾粄,忙的不亦乐乎,随着一个个艾粄散发浓浓的艾叶香,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亲身制作的艾粄,脸上洋溢着幸福感和成就感。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辖区居民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还让大家了解了客家人传统节日的习俗,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下来,龙溪街道将持续为辖区居民们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用实践诠释公益,为群众办实事,进一步提升居民对辖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艾粄小科普 艾粄,又名艾糍、青团,是春季时分特有的应节小吃。艾草制糕点广泛流行于我国客家地区、江浙地区、福建地区及潮汕地区。不同地区称呼各异,江浙地区称“青团”,粤东及台湾客家地区称“艾粄”,粤北及江西地区一般称“艾米果”或“艾糍”,闽南和潮汕地区称“艾粿”。 各地的制作方法及相关习俗都大同小异,甜馅或咸馅、清蒸或煎炸的食用方法各有千秋。江浙一带通常包入豆沙馅或其他甜馅制成团状;而客家人一般将艾粄压成扁圆状,甜味为主;江西地区喜欢裹肉馅并且捏成饺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