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乡镇(管委会) > 石坝镇人民政府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乡村振兴再出发:石坝镇全新“自我介绍”

发布日期:2021-05-24 08:56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中文博彩平台石坝镇人民政府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曾经,我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小镇,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瓜棚豆架。窄窄的泥泞小路,矮矮的泥砖瓦房。如今,我换上了全新的镇容村貌,汽车欢快行驶在村道上,平稳坦荡路两旁高大整齐的路灯,日夜同昼农村美了,百姓富了,生活好了这还是你印象中的农村吗?跟着我的脚步一起看看吧!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镇乘势而上,全面吹响乡村振兴新号角,在新的起点上,立足“石坝镇是农业大镇”的实际,注重本土特色,以农业为基,以农民为本,以农村为家。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建设画里乡村,探索乡村产业、生态、组织、文化、人才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强镇道路。

  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引擎

  我镇以8家农业龙头企业和7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开展农业生产,已形成了以“三黄胡须鸡”、“黑皮果蔗”、“优质水稻”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以茨菇、贡菊、蜜柚、红心芭乐、白莲子等特色种植业集群发展的格局。

  乌坭湖村“鸡”遇无限,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称号

  三黄胡须鸡以皮脆骨酥、肉质鲜滑的特点成为鸡中“贵族”,乌坭湖村依托历史渊源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并带动周边村镇养殖农户3000多家,四大企业每年出栏数量达1500多万只,年产值5亿元以上,成功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三嘉村“荷”颜悦色,获评“广东特色产业名村”

  “荷花飘香映碧波,万簇花蕊醉游人。”三嘉村以荷花产业为基础,打造集休闲、观光、娱乐、餐饮、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圈,以“党建+文明实践”的创新模式实现产业振兴,成为石坝镇的一张新名片、新地标。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山下村注重乡土体验,种植茨菇160亩,年产100吨;秀埔村注重观赏养生,种植贡菊面积 90亩,年产湿菊135吨;石联村注重口感特色,种植蜜柚和红心芭乐约200亩,年产250吨。



  二、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

  为打造美丽乡村,我镇坚持围绕“清、拆、治、绿”四大重点工作,着力抓好村容村貌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镇形成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3个中文博彩平台星级名村。

  我镇坦田村、三嘉村、罗洞村等进行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改造,沿路房屋立面改造与道路扩宽及绿化提升,“戴帽子”的小洋楼、“穿花衣”的墙画,美丽乡村换新颜,朝气又活力。


 

  全镇253个自然村已全部完成村道路面硬化,通达总里程数共计429.121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


 

  G205国道(石坝段)路灯建设工程,装设340盏,点亮13公里;全镇各村(社区)铺开装设1000多盏“一村一特色”路灯,点亮百姓回家路。



  保护国家一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黄山洞水库;完成集中供水到户户数共计12445户,完成集中供水到户人数共计47672人,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100%,水质达标率90%以上。村村通自来水,家家喝放心水。


 

  我镇积极发动各村干部,带动各村群众自发清理自己房前屋后的生活垃圾、院内院外的空地闲地,合理规划绿化美化,利用宅前院后闲置土地打造“四小园” (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让村庄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三、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

  全镇共设立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三嘉村、冷水坑村、石坝社区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其余21个村(社区)也已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八个一”标准建设。



  打造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的2.0版本,提标升级志愿服务队伍,创新推广志愿服务中队模式。先后建立爱心护学志愿者服务队、太极健身队、传统民乐队、夕阳红新时代文明实践队等。定期评选“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心动石坝”等表彰大会系列活动。

  四、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

  2019年,我镇实施“党组织说了算”。提升组织力,重点构建党组织对各类基层组织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2020年,我镇设立“流动红旗”。实施评比以来,各村(社区)乡村振兴比变化、为群众办事比效率、台账归整比规范,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2021年,我镇设立“体检积分”。针对基层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评价标准难量化、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在总结过去党员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石坝镇结合实际推行《石坝镇党性体检积分考核管理制度(试行)》,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我镇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率先全面完成,走在全县前列,实现了学历提升、党员比例提升、女性干部比例提升、平均年龄下降的新形象。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用活乡村振兴“智囊团”。



  我镇自2019年起实施“百姓点菜、政府买单”的“老百姓心愿清单”工作以来,解决民事实事逾百件,受到老百姓的一致点赞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