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坝镇位于中文博彩平台东北部,距县城罗阳街道72公里,北与河源市埔前镇接壤,东与紫金县古竹镇隔东江相望。石坝镇三面环山,地势平坦开阔,素有“小平原”之称,全镇总面积182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4.23万亩,拥有18.6万亩的森林资源;下辖2个居民委员会、22个村民委员会共25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7万人。
△石坝镇中心区域
石坝镇是中文博彩平台农业大镇,以“三黄胡须鸡”“黑皮果蔗”“优质水稻”“生猪养殖”为主的四大农业主导产业。
2019年,获评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惠州市美丽宜居示范镇;
2020年,获评广东省卫生镇、惠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镇域乌坭湖村获评惠州唯一一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称号;
2021年石坝镇成功申报3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镇域乌坭湖村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三嘉村村入选广东特色产业名村、广东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
提升组织引领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发挥政治核心作用。2018年石坝镇制定《深化强村固组工程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工作指引》,“简洁、强势”地推行村党组“说了算”机制,从制度层面强化村党组织对村委会的绝对领导作用,解决了村“两委”干部尤其是党组织书记的后顾之忧,极大地鼓舞了村级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24个村(居)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组织牵头助推产业发展。石坝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助推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想方设法整合资源,围绕共享发展理念,以村级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化“支部+合作社+农户”工作模式,让农村党组织牵头挖掘资源,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和命运共同体。依托于村民对党组织的信任,乌坭湖村党总支部大力扶持村域内4家龙头企业,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公司和农户双赢的局面;三嘉村党总支部推进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带领村民探索休闲农业新模式,种植“荷花风景”共享产业、生态双成果。
△三嘉村荷花池“新荷满池绿意浓”
提升组织支撑力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年轻、高素质人才队伍是组织振兴的关键所在,石坝坚持招才引智和培育本土人才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选优配强领头雁,培育提高履职能力。深入实施“头雁”工程,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离任和届中调整,实现24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大力推进“双链培养”工作,2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镇内设机构挂职负责人助理,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本领。
落实“三级储备”,壮大基层组织力量。镇级储备招聘5名党建指导员均为本科学历年轻干部,助力石坝党建工作;2021年通过村级换届,25名村级储备干部顺利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2022年,招纳30名村级储备人选,其中党组织书记储备2名,全职管理“两委”储备干部21名,招聘79名村民小组储备小组长,其中3名小组长储备人选通过选举补选进入村(居)委委员会。村、组储备工作,进一步实现村级干部年轻化、高素质化,村(居)委班子建设增添新血液,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提升组织新活力
近年来,石坝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组织、阵地、党员三方面打出党建创新系列“组合拳”,充分激发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形成争先进位的良好工作态势,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为党组织设“流动红旗”定学习风向标。改进“流动红旗”评比方式,推行各村(社区)党务工作者交叉检查评比制度,从相互点评中发现优、缺点,促进学习交流提升。
为党群服务中心设“智能电子屏”优化阵地建设。投入约60万元为镇村党群服务中心购置“智能电子屏”,在县内首创“电子屏”制度上墙的新模式,探索出了“党建+”智能电子屏的便民服务。
推行《石坝镇党性体检积分考核制度》。针对党员党性难评价、评优对象难确定、日常考核难量化等“三难”现象,迈出石坝探索步伐,为党员管理设“党性体检·积分考核”,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志愿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智能电子屏”展现党员先锋模范
提升组织影响力
“坚守为民初心、厚植人民情怀,将老百姓的‘心愿清单’变成‘幸福账单’,这是我们书记职责所在。”镇党委书记黄作林在述职评议会上做出表态,自此农村道路硬底化工程、村路亮化工程、安装党建宣传栏……一件件看似寻常的、实在的心愿清单,成为每一位党组织书记落实职责所在。
石坝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扎扎实实服务好人民群众,着力提升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自2019年起,镇党委每年年初都会召开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暨“老百姓心愿清单”畅言会,要求各党组织书记选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推出年度的“老百姓心愿清单”。同时,各村(社区)书记述职评议“交答卷”,围绕履职尽责、作风建设、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方面,总结成绩和做法,查找问题剖析不足,并提出下一步工作举措。
2021年,石坝镇党委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加码老百姓“心愿清单”,将群众心声汇成同一张张民生订单:装设G205国道(石坝段)路灯340盏,完成石坝镇蓝田中心幼儿园回购工作,投入7100多万元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建设工程,完成113宗水利工程改善灌溉面积9500多亩,完成自来水厂回购并升级改造,完成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等等,将175件民生订单接住落地,实现路通、灯亮、水清,强化教育、优化就医,人民群众幸福感大大增强,为党委政府、各村党组织奠定了坚实民心基础。
△特色村道照亮回家路
延伸一:党员群众评价
对于乡村振兴,乌坭湖的养殖农户说:“我是养鸡的农户,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后,合作社与公司合作,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统一销售,我们养殖风险和抗风险能力提升了,对养殖我们更加有信心了,现在能够赚得更多了,工作也更积极了。”
“早些年,来村委办事很麻烦,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很多东西都不懂,基本上都要跑到镇政府去问、来回跑。现在村里多了很多年轻的干部,办理事情都方便多了,不用本人办理的,村里的年轻干部都可以帮我们去镇里办了,方便了很多。”秀埔村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服务高度评价。
延伸二:发展密码
石坝镇党委书记黄作林表示,党建引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法宝,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乡村振兴要以比学赶超工作为重要抓手,鼓足干劲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注重本土特色,不搞高大上,不搞“一刀切”,探索出切合石坝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石坝镇委立足石坝特色、大胆创新,推行《石坝镇村(社区)党组织“流动红旗”评比实施细则(试行)》《石坝镇党性体检积分考核制度》等制度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充分发挥激励效用。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石坝镇委注重选配熟悉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等工作的干部,同时充分释放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智囊团”效用,选优配强“两委”干部,着力建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三是强化服务担当。石坝镇党员干部主动深入村(社区)等最基层的地方调研摸排,将老百姓所期所盼绘成可量化的“清单”,石坝镇委坚持“百姓点菜、政府买单”,真正为百姓干事、为百姓谋福利。
四是强化红色引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石坝(象岭)阻击战遗址,将传承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进一步把石坝打造成党建高地,盘活村民闲置房,推动“红+绿”乡村振兴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