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石坝镇埔贝村辣椒种植基地,一排排的绿植株长势旺盛,沉甸甸的红辣椒挂满枝头,20多名农户动作娴熟地穿梭其间,将一颗颗饱满红润的辣椒采摘到篮子里,火红的辣椒和大家的笑脸交相辉映,处处充满丰收与新年的喜悦。
2023年以来的石坝镇埔贝村,以“头号工程”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头雁行动”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以火红的“小辣椒”点燃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奋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丰”景——
党建赋能“产业红”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没有产业一切都是空话。”埔贝村驻村第一书记肖群和大家一起分析研讨村情村况,埔贝村委包括村小组集体用地均于10年前以一次性租金形式签订了30至50年合同,村委成了“光杆司令”,产业发展也成了大难题。为引进“造血”项目,2023年4月,埔贝村采取内外联动、抱团发展思路,联合蓝新村、石联村、吉石村四位村支书奔赴广西考察“德好辣椒”,通过实地考察、深度交流、双向选择,5月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振鑫德好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将150亩分散地块流转调整为集中连片土地建设“百亩产业样板田”,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和产业“造血”两大困扰。 雁奏起“椒响乐” 辣椒喜获丰收,映红村民好日子。植株萌芽生长、茎叶变粗增多、开满白色小花、结出翠绿果实、逐渐鲜红饱满......连月来,红绿相间的辣椒长势愈发喜人。2023年12月起,百亩辣椒产业园正式进入丰收期,联农带农促进当地留守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可雇20多人在田间来回穿梭,忙着采收辣椒,打包、装车、搬运一气呵成,公司兜底收购,价格随行就市,最低2.20元/斤,亩产保底6000斤。加之农户以土地入股,在地租收益基础上享受每年10%的利润分红,村集体享受5%利润分红。小辣椒通过“租赁+增收”流转农户土地、“用工+就业”吸纳稳定务工人员、“订单+包销”兜底收购等方式,带动了农户增收、促进了产业增效,进一步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走深走实。 示范带动“辣味长” “种一次,管三年,且一年四季可采收,是名副其实稳赚不赔的‘铁杆庄稼’。”蓝新村党组织书记李文忠、石联村党组织书记周文彬、吉石村党组织书记翟志兵等人看着眼前椒红叶绿的丰收盛景,感慨着加入了采收行列,产业发展有势头,群众致富有奔头,乡村振兴有劲头。 以辣会友、以辣兴业。埔贝辣椒产业园积极拓展产业基地应用场景,打造党建活动新品牌,强化与机关团体、学校、社会组织等合作,设立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研学实践基地、青少年劳动教学实践基地。其中,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刘教授、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赵博士、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杨博士、广西德好科技院张院长等人先后多次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取土壤化验、为村民授课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和技能。同时,埔贝辣椒产业园坚持创新驱动科学发展,授牌设立“百千万工程决策咨询调研联系点”,打通调查研究与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讲好“头雁”勇担当、善作为的创业故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椒香”四溢、“辣味”绵长—— ▲镇党委书记黄作林带队督导辣椒产业园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钟少珍带队督导辣椒产业园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专家送课下乡 ▲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刘凤沂教授带队调研辣椒产业园 ▲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赵春燕带队到现场测土壤和指导辣椒病虫害管理 红红辣椒挂在枝头上,一大片连着一大片,石坝镇埔贝村以实际行动率先开启了“火辣”产业的“初体验”,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丰、农民富、集体经济有“钱景”。下来,埔贝振鑫德好辣椒产业园将锚定“百亩样板,千亩示范,万亩产业”发展目标,聚力打造湾区万亩德好辣椒农旅产业园,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