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乡镇(管委会) > 泰美镇人民政府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泰美镇“传承非遗文化 赋能乡村振兴”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第一期)

发布日期:2023-01-06 09:12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泰美镇人民政府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为使泰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让泰美镇群众零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非遗文化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2023年1月4日上午,泰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镇非遗工作站联合中文博彩平台幸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幸福公益队、赤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赤岭村委会广场开展“传承非遗文化 赋能乡村振兴”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手工竹编一起学,活动由泰美镇传统手工竹编手艺人聂太胜为赤岭村民带去了手工竹编传统手艺,让村民近距离学习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片

       活动开始,大家通过“听我说”小游戏让现场的气氛热了起来。紧接着,泰美镇传统竹编手艺人聂爷爷简单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向村民介绍了手工竹编手艺的发展历史。曾几何时,竹编制品还存在于老一辈人的生活中,竹筛子、圆簸箕、竹刷、竹篮都是寻常百姓家中件件不离手的常用工具。2008年,竹编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现场有位群众说,七八十年代,这些手工竹编曾经是他们重要的谋生手段,也是部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竹编制品慢慢被塑料、不锈钢等工业制品取代,但农村里还是会有一些老辈的人,会手工编制一些筲箕、粪箕、竹筛子、竹刷等日用品来自用,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产品更加经久耐用和环保。

图片

       这次手工竹编活动是制作一个筲箕和粪箕。聂爷爷从竹子如何挑选,到制作竹片竹条,一一详尽地向在场的群众进行介绍。聂爷爷一边解说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以经纬编织法为主……一边亲手给大家示范。在制作的过程中,在场的数位群众来到跟前认真跟着聂爷爷一起动手,亲自感受竹编手工艺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在场的群众纷纷表示对手工竹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喜爱,以后在家里会试试编一些实用的东西也是挺不错的。

图片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它从材料的选择到编制过程,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准确,精心对待。它虽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和文化内涵。竹编工艺值得赞扬的并不仅仅是它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它所透露出的深刻文化内涵更值得我们发扬与学习。

图片

      下来,我镇将持续开展“传承非遗文化 赋能乡村振兴”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泰美群众感受非遗魅力,一起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