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至 青团香
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艾粄,是清明粄其中一种,是客家人代代相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美味的传统小吃,每逢清明时节,这道小吃必不可少。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节日的民俗文化,传承地道时令美食,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4月2日上午,杨侨镇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会、妇联、志愿者协会联合小坑办事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艾粄飘香 温情传递”清明节主题活动,志愿者和村民们齐聚一堂,重温清明传统,共寻春之味。
指尖传古韵 巧手承民俗
“艾叶要焯水去涩”“面团要醒发半小时”......一位比较年老的阿姨手持木臼现场教学。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与村民围坐一堂,手指翻飞间,将春日里新采的嫩艾揉进糯米粉,包入花生芝麻馅,一枚枚翡翠般的艾粄在蒸笼里渐渐染上晶莹的光泽。
爱心传递,共筑村庄同心
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绿意盎然的艾粄在大家的手中诞生,散发着淡淡的艾草清香。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艾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纷纷赞叹:“自己做的艾粄,料足馅多,特别香!”
随后,志愿者和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将翠绿的艾粄装入食盒,在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带着手心的温度,叩响了村中特殊群体的家门,将艾粄送至他们的手中,活动的意义在温暖的行动中得以升华。夕阳的余晖中,他们的笑脸与志愿者们的身影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卷。
侨乡春意浓 文明新风扬
这场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的活动,既重现了“清明粄祭祖,艾草寄相思”的传统民俗,更创新拓展为“舌尖上的文明实践”。希望通过传统美食制作传递邻里温情,让特殊群体感受到侨乡一家亲的归属感。”
下一步,杨侨镇将继续聚焦“百千万工程”,持续以传统节日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更多丰富多样的惠民文化活动,让传统节日真正成为传承美德、浸润人心的纽带,让文明乡风滋养这片土地的每一天。
供稿:镇党群服务中心
一审:周 康
二审:向媛媛
终审:邓秋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