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侨乡文化传承,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与表达能力,杨侨镇正式启动“侨青说·少年讲解员”培训班。活动由杨侨镇党群服务中心主办,杨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承办,惠州电视台、镇妇联、志愿者协会协办,吸引了40余名青少年学员参与。惠州电视台编导陈燕棠受邀授课,围绕讲解礼仪、仪容仪表、语言表达及现场实践等内容展开系统培训,为青少年赋能侨乡文化传播技能。
✸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专业素养
讲解礼仪与仪容仪表:老师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向学员传授讲解员的基本职业规范。课程强调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着装整洁等细节,要求学员以“亲切、自信、专业”的形象展现侨乡文化特色。
语言表达与内容设计:结合杨侨镇归侨知青文化展览馆的展陈内容(如越南服饰、知青书信、柑橘丰收场景铜像等),老师指导学员如何提炼历史故事、设计生动讲解词,并融入情感表达,增强听众共鸣。
现场指导与互动演练:学员分组在展览馆实景演练,老师针对台风把控、临场应变等问题进行一对一指导。例如,模拟参观者提问场景,锻炼学员对历史背景的熟悉度及灵活应答能力。
✸传承侨乡精神,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与特殊群体关怀:杨侨镇作为广东省唯一以“归侨与知青”为主题的展览馆所在地,为填补因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家庭文化教育空缺,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积极参与,通过培训帮助留守儿童深入了解归侨安置史、知青奉献史,同时提供展示平台促进社会融入。
助力“百千万工程”与文旅融合。培训班与杨侨镇“百千万工程”目标紧密结合,通过提升青少年讲解能力,为侨乡旅游、文化推广储备人才。未来,少年讲解员将参与展览馆接待、研学活动引导等工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打造“侨文化”特色旅游品牌。
✸常态化机制与多元合作
持续培训与考核:培训班将分阶段开展,后续课程包括方言运用、新媒体传播技巧等,并设置结业考核,优秀学员可获聘为展览馆志愿讲解员。
校地合作深化:杨侨镇将引入各大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与少年讲解员联动,形成“传帮带”机制,进一步挖掘侨乡文化内涵。
家校社协同守护:联合镇妇联开展“文化探亲日”,组织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视频连线,云端展示讲解成果。同时,在知青文化一楼侨青书馆设立“童心驿站”,提供课外文化活动空间。
“侨青说·少年讲解员”培训班的启动,既是杨侨镇文化振兴的创新实践,也是新时代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通过专业培训与本地文化深度融合,杨侨镇正以青春力量谱写侨乡发展的新篇章。
供稿:镇党群服务中心
一审:周 康
二审:向媛媛
终审:邓秋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