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前后农业生产管理要点
一、本期天气预报
5月21日小满,16~31号,气温21~33℃,气温比去年同期高。历年来中文博彩平台小满前后天气复杂多变,强降水、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应密切留意县气象台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准备工作,并根据实际天气情况安排农业生产。
二、种植生产管理要点
(一)蔬菜
近期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应及时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防治时要注意科学安全用药并强化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针对不同蔬菜作物做好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重点是做好三沟配套,及时疏沟排渍防止雨涝,清除病虫残叶,减少病虫源;合理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推行配方施肥技术,增强蔬菜抗逆性;各类早熟蔬菜,要及时采收;继续抓紧抓好各类夏播蔬菜的播种和育苗。
(二)果树
注意保果壮果,坐果后赶紧增施有机肥,花生麸沤粪水,加钾肥和少量氮肥淋施。病虫害方面重点防治椿象、蒂蛀虫、尺蠖、霜霉疫病等。
(三)水稻
加强早稻田间管理,倒二叶抽出期(插秧后40~45天)停止晒田,此后保持浅水层至抽穗。随着田间作物密度的增大及暖湿天气增多,有利于病虫的滋生和蔓延,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插秧后40~50天防治纹枯病一次。
(四)茶叶
随着温度的升高,雨量的增加,茶树生长进入旺盛阶段,应针对自己的茶园情况有选择地做好夏茶采收、茶园病虫防治及修剪等工作。春茶采摘后,茶树消耗了大量的营养,树势减弱,而且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病虫害多发,杂草生长迅速,可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夏茶鲜叶品质较差,如需采摘夏茶,可通过勤快采、分批采、适当采的方式采摘品质较好的鲜叶,增加收益。
(五)花生
花生处在开花下针期,对旱涝非常敏感,特别是在开花下针期的后期,一定要做到遇旱要浇水,遇涝要排涝。开花下针期是花生需水临界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需水总量的一半,此期土壤适宜的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若土壤最大持水量在50%以下时应及时灌水,满足生长的需要。浇水时要小沟润灌,切忌大水漫灌。如遇降雨过多,应及时排除,以免茎叶徒长倒伏,降低产量和品质;病虫害防治方面:此期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蛴螬、棉铃虫和蚜虫。花生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田间病叶率达10%~15%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每亩每次喷药液50kg。蛴螬近年来发生较重,在培土迎针时亩用50%辛硫磷250g加细土30kg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撒于植株附近,撒后中耕培土。蚜虫用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或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三、水产养殖管理要点
5月份天气变化大,水温逐渐上升,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病率将呈上升的趋势。塘鱼的生长加快,摄食量不断增加,养殖户要做好病害防治及生产管理。
(一)病害防治方面
1、病情预测
(1)池塘养殖品种:易发生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小瓜虫、细菌性败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等;
(2)罗非鱼:易发生链球菌病;
2、防控措施
(1)养殖生产者要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按“四定”原则投饲,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和免疫增强剂等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2)在雷雨、闷热天气时,鱼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发现缺氧时有条件的池塘要及时加注新水、并采取增氧等措施;要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3、 病害防治方法
应根据养殖品种的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机构或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施。
(二)生产管理方面
1、养殖户要根据天气条件、塘鱼摄食情况和活动规律适当增加投饲量,要求 “四定”投喂减少残饵;
2、每天早、中、晚坚持巡塘,观察塘鱼摄食和活动情况,及时打捞残饵。做好养殖场周边排洪沟的整理与疏通工作,检查池塘进排水口,加固塘堤,预防因突发性暴雨产生洪涝灾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升高池塘水位,使池塘水深达250厘米以上。但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如果有大暴雨等极端天气发生,要及时降低池塘水位20~30厘米;
4、阴雨天气时,少投或不投饲料,并适时开增氧机;
5、5~10月是池塘养殖病害高发季节,建议养殖户每隔20~30天,杀菌消毒一次,尽量减少有害病菌的生长。待杀菌消毒药效过后,每隔20~40天调节池塘水质一次,及时改善水质,促进塘鱼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