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前后农业生产管理要点
一、本期天气预报
1~15号气温9~24℃,多云为主,昼夜温差较大。小寒前后常有寒潮到来,请高度重视县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警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做好农业生产的防寒防冻工作。
二、种植业生产管理要点
1月6日小寒,小寒和大寒期间通常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应提前做好寒潮应对工作,减少损失。在做好大棚加固和防寒保暖工作的同时,要根据不同果蔬种类对温度的要求,做好大棚闭棚保温和多层保温,对破口漏洞、门口缝隙等部位及时做好修补和封闭工作,降低寒潮对蔬菜的影响。另外,还要因地制宜积极采取喷水、覆盖、培土、套袋等方法,做好冬季农作物防寒抗冻工作。小寒期间还要做好冬种作物田间管理及冬修水利等工作,冬闲田应翻犁晒白,清除田间、田埂及田边杂草,消灭越冬病虫、病源。如果有降雨,要注意抓住机会做好蓄水防旱工作。水产养殖方面要提前做好准备,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寒潮天气,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一)蔬菜
防寒保暖是当前露地栽培蔬菜的重要工作之一,管理措施有注意浇水调节、施足暖性基肥、适当培土保墒,当寒潮成强冷空气到来之时,加强水分、土肥管理可有效地减轻低温对蔬菜的危害,另外适当的拱棚设施、稻草等覆盖可有效御寒并阻档地面热量散失,在不影响光合作用的前提下有利于蔬菜保暖生长;在化学调控方面,针对高附加值作物可喷施磷酸二氢钾与芸苔素内酯复配溶液以提高蔬菜内部机能,提高抗逆性和抗寒性。在寒潮侵袭前及时抢收耐寒性较差的蔬菜及强化防范措施。
小寒期间多是低温寡照天气,容易造成灰霉、菌核、霜霉、晚疫、根结线虫等病虫为害。建议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防治病虫害。在做好预防的基础上,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防治,严格控制施药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安全。
春季受湿冷天气的影响,蔬菜植株容易受到冻害,造成露地蔬菜死苗烂菜。春季栽培需要采用高畦种植,防止地面和畦沟积水。早春蔬菜生产要注意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培育壮苗,要加强播种或定植后的田间防护。大棚栽培可采取四周覆盖、内部多层覆盖;露地栽培可采取简易小拱棚、地膜覆盖等措施预防低温湿冷伤害。菜场要注重科学管理,推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和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保障蔬菜正常生长,提高产量。
(二)茶叶
加强栽培管理,促进茶树健康生长,提高茶树的抗寒能力。首先在适宜的时期对茶园进行深耕和施用有机肥,促进茶树根系向深层生长,培育健壮的根系;其次合理采摘,适时封园。受冻茶树修剪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及时排灌,防止旱、涝害,以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抵抗力。此外,喷施叶面肥(松针提取液),也能促进恢复树势。
(三)其他作物
抓紧时间做好甘蔗的收榨以及留种工作,防止由于低温霜冻而影响含糖量和蔗种质量;寒潮将至,极易出现霜冻,马铃薯容易出现冻伤情况,种植户应根据实际情况抓紧采取覆盖、灌水、培土、喷施防冻剂等相应防范措施。
马铃薯冻害发生后,植株易感染多种病害。晚疫病可用 70%的银发利或 25%阿米西达悬浮液防治;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可用农用链霉素(2000 万单位)2000 倍液喷施。降温前喷施防冻剂(磷酸二氢钾和5%红糖水),在植株叶片表面形成固化的保护膜,一般每瓶兑水70-75公斤,可增强植株的抗寒性。霜冻发生后,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其他抗寒剂,为了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抗寒剂可与叶面肥同时喷施。
三、水产养殖生产管理要点
一月份将迎来小寒、大寒两个节气, 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气温、水温也将会降至一年中的低点,淡水池塘养殖要注意如下事项:
(一)塘鱼病害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等可能会上升,生产者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果发现暴发性病害应尽快上报渔业主管部门,并做好相应的防治、隔离措施。
(二)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寒潮天气的防范工作,确保养殖鱼类的安全越冬。如无必要,请不要对越冬塘鱼进行捕捞作业;尽量减少对上述养殖品种的人为刺激和干扰。如若起捕上市最好进行一次性清塘。
(三)寒潮期间,不要给池塘加水;露天池塘尽量不开增氧机、不投饲料、晚上不要用太阳灯加温。
(四)水温低于16℃后,停止投喂饲料,水温超过16℃后,在连续晴朗天气条件下,根据养殖鱼类活动情况,可隔天少量投喂, 投饵量以半小时吃完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