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工作部署。我中心基于中文博彩平台春耕种植生产的实际情况,形成该指导意见。现印发给各乡镇,请各乡镇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抓好春耕生产技术指导相关工作,保障春耕生产。
一、总体要求
(一)统筹安排生产布局
调整、优化种植品种结构,因地制宜选用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新优品种,推荐选用2023年中文博彩平台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二)提早做好农资、农机准备工作
加强统筹协调,提早做好上半年农业生产所需的优良种子以及肥料、农药、农膜、农机具等农业投入品的准备工作,及时进行播种机、插秧机、喷药机、抽水泵、等农机具的检修维护,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三)加强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1、提高防御意识。充分认识灾害性天气对春耕生产的不利影响,增强防灾抗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落实各项防灾抗灾措施,确保生产丰收。
2、提高防旱意识。去冬我县降雨偏少,需要摸清当地春耕生产进度、灌溉条件、用水保障等要素,做好节约用水、科学蓄水和用水调度等方面的防旱抗旱准备。
3、提高防寒工作意识。春季天气复杂多变,低温寒害、倒春寒、阴雨天气时有发生,要及时落实防寒保暖技术措施。如采用薄膜小拱棚育秧(苗)。
4、加强防涝工作。5-6月份尤其是龙舟水时节,强降雨频繁,极易引起洪涝灾害,应提前做好防范。汛期前疏通沟渠,确保排水畅顺;检修、加固堤基和大棚温室生产设施设备,防止损毁;雨季加强田间及生产场所检查,及时排水防涝;要加强生产管理,涝后注意及时打药预防病害。
二、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水稻
1.选用良种良法。推荐选用美香占2号、南晶香占、粤禾丝苗、旱优113、恒丰优郁香等主导品种。推广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秸秆半量还田半量离田技术、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等。
2.适时播种。早造抛(插)秧适宜播种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前做好种子晒种、消毒、浸种催芽。播种前秧床要施足基肥,播种后至齐苗前秧田要用薄膜覆盖密封保温,2叶期后可以开始揭膜练苗。
3.适时移植。早造秧龄25~30天,秧苗叶龄3.5~5叶抛(插)植,亩抛(插)植1.9万穴左右,移植前3天施“送嫁药”。
4、水分管理。浅水抛(插)秧;浅水分蘖;基本够苗(移栽后25~30天左右)排水露晒田;幼穗分化期回浅水施分化肥;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齐穗后干湿交替至蜡熟期。
5、科学施肥。可参考水稻“三控”施肥技术。
6、做好病虫防治工作。要密切关注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预测预报,及时落实防治措施。预防稻飞虱在水稻生长前期尽量少用药,中后期选用呋虫胺或吡蚜酮在低龄若虫期防治;预防螟虫可在越冬代螟虫发蛾始盛期释放赤眼蜂,卵孵始盛期施用氯虫苯甲酰胺或苏云金杆菌等;预防纹枯病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选用氟环唑或井冈霉素等防治;稻瘟病适期选用春雷霉素或吡唑醚菌酯等药剂预防。
(二)甜玉米
1、选择优良品种。春植时要综合考虑天气因素与市场需求,建议选用甜度高、耐寒、耐雨水和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推荐选用农业主导品种:粤甜28号、佛甜10号和金百甜15等。
2、田块选择要求。宜选择排灌方便、轮作过的田块,且400米范围内不宜种植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玉米,以防串粉影响品质。
3、适时抢早播种。春植抢早可在2月初开始,宜采用育苗移栽。做好种子消毒。每亩种植密度以3000-3500株为宜。
4、加强田间管理。苗期管理主要是确保齐苗,控水促长根。中后期管理要在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满足水分供应。开花散粉时,若连续阴雨天气要辅以人工授粉。
5、合理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第一次在出苗后7-10天,第二次在出苗后20-30天,第三次追肥在大喇叭口期,第四次视植株长势酌情施壮粒肥。
6、主要病虫害防治。
大、小叶斑病: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和合理密植,适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药剂防治提倡适期早用药。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可提高防效,降低用药量。
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发病初期可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结合喷施生物农药,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1次。
玉米螟:推广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或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等绿色防控措施。在喇叭口期喷药防治,选用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或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药剂防治。
玉米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心叶期有蚜株率达50%以上时,选用吡虫啉、噻虫嗪或溴氰菊酯等药剂防治。
(三)花生
1、种子播前处理。播前要带壳晒种,选晴天上午,摊厚10厘米左右,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晒2-3天。
2、整地改土,深耕细作。对沙层过厚的地,犁翻深嗮,在犁底下压10-15厘米厚的粘土,创造蓄水保肥的土层。
3、起垄施肥,培养地力。由于花生生长前期根瘤数量少,固氮能力弱,中后期果针已入土,不宜施肥。
4、播种
(1)播种时间的选择
春花生播种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标准是当地5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为宜。土壤肥沃的可适期早播,旱薄地则应适期晚播。总体上来说,适宜播的种时间在春分前后10天左右。
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时最有利于春花生种子的萌发。如果播种土壤比较干旱,则应浇水后再进行播种,播种时土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春花生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
(2)合理的播种密度和深度
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不同有所区分。早熟小颗粒品种的穴距16.5厘米左右,每穴2粒种子,亩播10000穴左右;中熟、中晚熟大花生穴距20厘米左右,每穴2粒种子,亩播8000穴左右。播种深度以5厘米左右为宜,播种后覆土压实,防止因土壤空隙过大造成跑种。
(3)覆膜
春花生在播种覆土后,首先要均匀喷洒一次除草剂,如乙酰胺,如果土壤情况不是很好,也可加大兑水量,可使土壤保持湿润。然后进行覆膜,覆膜时要求膜要与畦面接触良好,然后在两边压实,通过地膜覆盖,能够控水、增温、保湿及防涝等作用。
5、播种后的田间管理
花生从播种放苗后,一般要经历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成熟期4个主要阶段。
(1)苗期管理
苗期主要的管理工作是破膜放苗和查苗补苗。春花生播种出苗后,此时的温度已经很高,为了防止膜内温度过高,影响花生顶土拱膜,要及时观察出苗情况,及时进行破膜放苗。放苗时间一般可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在破膜时,尽量不要太大,以免加剧水分蒸发。花生出苗后,经常出现缺苗断垄的情况。因此,为争取全苗和产量,要及时查看,如有缺苗,要及时进行浇水补苗,为花生高产打好基础。
(2)开花下针期
开花下针期一般在夏初,此时的温度已经较高。管理的主要工作是适时中耕。一般情况下,如果降雨量小于30毫米,土壤含水量小于15%时,可以不中耕,只除草,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反之则要进行早中耕,对地面进行划锄,保持表土细腻松软,防止水分因上升到地面而产生蒸发。
(3)结荚期
追施结荚肥。进入结荚期,花生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都达到旺盛期,对水肥的需求都比较多。因此,在结荚初期封行前,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浇水施肥,此时的追肥应以磷肥为主,建议亩施磷酸二铵5千克左右,追肥后进行一次划锄操作。防止徒长。在结荚后期,要防止花生因旺长而出现倒伏现象。如果发现有旺长的苗头,应及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建议用量为50克兑水50公斤喷洒,注意不要喷药时不要喷洒在果针上。对于旺长比较严重的田块,可间隔10天左右再喷施一次。注意排涝。结荚期正处在降雨量较多的季节,因此要在田间挖好排水沟,做好排涝预防工作,防止因过涝而出现烂果现象。
(4)饱果成熟期
在饱果成熟期,花生对养分的需求进一步增多,容易出现脱肥引起的早衰,加强养根护叶和防早衰成为饱果成熟期的管理工作重点。由于此时田间已封行,追肥可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养分的补充。可通过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溶液,建议用量为磷酸二氢钾150克、尿素400克,兑水40千克,每隔10天左右喷施1次,连喷2次。通过叶面喷施肥料,延长叶片的寿命,防止出现早衰。
6、病虫害防治
花生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褐斑病、根腐病、锈病等;虫害主要有蛴螬、蚜虫等,具体的防治措施可在当地植保人员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进行防治。
7、适时收获
花生的植株由黄变绿,大部分荚果成熟,饱果率达到75%时,要适时进行采收,防止雨水过多导致花生粒发芽.
(四)蔬菜
作为一年的开始应做好打算,订出计划。 根据当地的特点,实行品种分工,错开播种期,按比例安排生产品种。采用合理的耕作和栽培制度。在同一块地上长期栽种蔬菜作物,应该分期分批进行土壤改良,合理轮种,适当间种或套种。注意选用抗病和抗逆性强的品种;搞好排灌系统,实行合理排灌;经常清洁菜园,销毁病株和其它污物,进行土壤消毒,保证蔬菜周年安全生产。
雨水节气正值冬末初春的过渡季节,冷暖多变,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天气,应防避为主、抗御结合,最大限度地预防气候所造成的损失。
1、对低温冻害,蔬菜要采取培土施肥、薄膜覆盖等防冻防寒措施。
2、应做好农田清沟沥水、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等工作,所以广东有农谚说“春雨贵如油,下得多了却发愁”。
3、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天气,抢晴播种。另外。在南方,天气虽很暖和了,但在早春气温仍然多变,雨水前后一定要管理好茄子苗和辣椒苗及瓜豆苗,注意通风换气,防止闷坏秧苗,注意控制肥、水,防止秧苗徒长。
(五)茶叶
春季茶园的主要工作是采茶,我们中文博彩平台还是手工采茶的情况下,茶树开采期宜早不宜迟,特别是春茶开采期更应如此。幼嫩的茶芽是生产名优茶的原料基础。当茶园有5%以上的茶芽达到适制产品采摘标准时,就应立即开采,要做到及时采、分批采、早采勤采,同时严格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制茶质量和茶树的正常生长。手工采茶要求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不宜捋采和抓采,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鲜叶不得混入有毒、有害物质和其他杂质。鲜叶在盛装与储运过程中应轻放、轻压、薄摊、勤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