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县有关单位 > 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 工作动态

2025年农作物病虫情报 第十二期

发布日期:2025-07-21 10:56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惠州市中文博彩平台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晚稻秧田病虫发生及防治

  根据我中心植保部上半年对水稻病虫害的监测,预计我县今年晚造秧田病虫害发生中等、局部偏重,主要发生病虫害种类有水稻钻蛀性螟虫、稻飞虱、稻瘟病,各地要及时做好晚稻秧田病虫防治工作。

  一、病虫发生情况

  1.水稻钻蛀性螟虫:钻蛀性螟虫(主要是二化螟和大螟)早造(4月8日~7月10日)性诱捕器单日单台平均6.01头;第三代二化螟成虫高峰是6月26日~7月10日,性诱捕器平均单日单台泰美镇23.3头、石坝镇19.5头。预计第四代钻蛀性螟虫幼虫盛发期为 7月中旬后,中等发生。

  2.稻飞虱:田间调查,石湾镇最高是7月3日1280头/百丛,并两处田块出现稻飞虱为害穿顶;柏塘镇最高是7月4日800头/百丛;长宁镇最高是7月8日960头/百丛。稻飞虱虫源多、基数大,预计稻飞虱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应重点做好秧田稻飞虱的防治,预防水稻病毒病的发生。

  3.稻瘟病:整体轻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其中,6月26日在泰美镇调查,穗颈瘟偏重发生;7月3日在麻陂镇调查,叶瘟偏重发生,部分田块大发生。

  二、病虫防控建议

  1.选择适宜品种。稻瘟病历史感病区,应避免种植感病品种。马坝银占、美香占2号、珍桂矮、19香、青香优19香等品种(组合)在我县种植表现感病。其中珍桂矮、马坝银占、美香占2号检出多个稻瘟病病菌优势小种,感病风险增加 。

  2.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用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呋虫胺等拌种,预防秧苗期稻飞虱、叶蝉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花叶病等病毒病;用咪鲜胺、氰烯菌酯、乙蒜素等浸种,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用噻唑锌、三氯异氰尿酸等浸种,预防细菌性条斑病;用含噻虫嗪、吡虫啉的种衣剂防治飞虱、叶蝉、蓟马等,减少病毒病发生和传播;用含咪鲜胺的种衣剂预防稻瘟病;用含咯菌腈和精甲霜灵的种衣剂预防水稻恶苗病。

  3.秧田病虫防治。秧苗期建议施药2次,第一次在秧苗一叶一针期至二叶期施,第二次在秧苗移(抛)栽前2-3天施“送嫁药”。

  防治稻飞虱和电光叶蝉,可选用噻虫嗪、呋虫胺、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吡蚜酮、烯啶虫胺、异丙威等药剂。

  防治稻瘟病,可选用春雷霉素、丙硫唑、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嘧菌酯、稻瘟灵等药剂。

  防治钻蛀性螟虫,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BT等药剂。

  出现发病秧田,要及时剔除病株,并集中埋入泥中,移栽时适当增加基本苗;

  4.防治福寿螺。抓住放水办田机会,拦捕福寿螺,制止福寿螺入田扩散危害,药剂可选用摞尽、螺消 或百螺杀等。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