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48岁男子脑出血差点丧命,罪魁祸首是它!医生提醒……_医院资讯_中文博彩平台

中文博彩平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县有关单位 > 县人民医院 > 医院资讯
分享到:
48岁男子脑出血差点丧命,罪魁祸首是它!医生提醒……
  • 2023-05-18 10:50:25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县人民医院
  • 【字体:    

  上个月中旬,一名突发神志不清3小时的48岁男性患者被紧急送至我院急诊医学科。接诊医生当即对其行头颅CT检查,提示脑干出血并破入脑室,脑干肿胀,明确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干出血并破入脑室。

  随后,患者转入我院神经外科治疗,治疗后情况逐渐稳定。经询问患者家属,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未规范对高血压进行治疗,血压控制不佳导致本次高血压性脑出血。

  什么是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指具有明确高血压病史患者突然发生基底核区、丘脑、脑室、小脑及脑干等部位的脑实质出血,并排除外伤、血管结构异常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血液性疾病、系统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脑出血。

  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万人年,在西方国家中,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卒中的15%,占所有住院卒中患者的10%~30%,我国脑出血的比例更高,占脑卒中的18.8%~47.6%。脑出血发病凶险,发病30天的病死率高达35%~52%,仅有约20%的患者在6个月后能够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文章配图

  高血压脑出血有哪些前兆

  有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前并无明显异常,不过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如突发头痛、呕吐、意识状态下降、肢体运动障碍、失语等表现时,应高度怀疑脑出血,此时若测量血压可显著高于平时。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定要密切注意可能出现的征兆。

文章配图

  高血压脑出血可发生在颅内不同的出血部位,出血量多少不一,因此不同的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不尽相同。

  不过有些症状是雷同的,如言语不清或不能言语、口角歪斜、一侧肢体麻木或肌力下降、头痛、剧烈恶心呕吐等,一旦发现类似情形,则要警惕脑出血,必要时迅速就医。


  如何预防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有助于降低脑出血发生风险。控制高血压的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1. 监测血压

  对初诊高血压患者或血压不稳定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建议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

  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

  2.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包括正常高值者和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疗,其目的是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

  主要措施包括:

  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g,增加钾摄入: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适度减少钠盐摄入可有效降低血压。

  合理膳食,平衡膳食:建议高血压患者和有进展为高血压风险的正常血压者,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控制体重:使BMI<24,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吸烟是一种不健康行为,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不饮或限制饮酒:过量饮酒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且其风险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限制饮酒可使血压降低。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

  增加运动,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改善血压水平。有氧运动平均降低SBP3.84mmHg,DBP2.58mmHg。建议非高血压人群(为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或高血压患者(为了降低血压),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每周4~7天,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精神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病态心理,包括抑郁症、焦虑症、A型性格、社会孤立和缺乏社会支持等。

  3. 降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一旦发生,往往需要终生管理。有效的血压管理是预防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关键,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因此患者需遵照医生医嘱服药。有些病人经过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觉得血压控制很好,自行会减少药物剂量或者中断服用降压药物,这种做法会造成血压波动,更容易导致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必须遵医嘱规范用药。

  服药期间还需注意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出现头晕、恶心等,请及时到医院就诊。部分老年患者容易出现漏服药的情况,可在下一次服药的时候要按正常剂量服用,切不可因漏服药物而增加下一次服药的药物剂量,增加降压药物剂量容易出现低血压风险。另外民间偏方,缺乏科学论证,不能随意采用。

  除此之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和不良生活方式,精神药物也可增加高血压患者脑出血风险,应尽量避免。



  作者:神经外科一区 廖小辉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此页面已归档】 【TOP】打印页面】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