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身份,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军嫂。“舍小家顾大家”,她们用爱的力量,浇灌丈夫的军旅花开,奏响强军的时代凯歌。
自立自强,牢记使命
她叫谭淑良,是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文博彩平台分院麻醉科复苏室的护长。穿上护士服,她是“白衣天使”,守护群众生命安康;换上便服,她化身“最美军嫂”,挑起家庭重担,抚养子女、恪尽孝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世界,聆听她的故事。
科室、家和孩子的学校组成了她“三点一线”的日常。她把小家打理的井井有条,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她也时刻铭记救死扶伤的初心使命。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更是以身作则,带领复苏室护理努力工作。
结婚十三载,夫妻情深却聚少离多,她用自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扶老携幼的同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为丈夫全身心地投入部队事业提供了坚强的家庭后盾。她把孝顺留给父母,把关爱留给孩子,把理解留给丈夫,她跟丈夫说的最多的就是“家里有我,你放心”。多少个月盈圆缺,他献身祖国不惜流血流汗,她孝敬父母任劳任怨, 祖国昌盛有他的贡献,军功章里有她的一半,这就是军嫂最大的荣耀!
爱岗敬业 精益求精
众所周知,复苏室是保障手术麻醉安全的重要节点,是手术病患在手术室与病房的中转站。复苏室承载着手术麻醉的患者安全、舒适苏醒和快速康复的重任,作为复苏室护士长的她,为了使患者更快苏醒,平安转回病房,同时又加快手术麻醉的衔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谭淑良协助麻醉医师开创了复苏室B区和预麻区域,一边把已经清醒、生命体征平稳但仍未达到出复苏室时间的患者转移到B区,一边带领麻醉护士协助麻醉医生在预麻区域进行神经阻滞、动脉穿刺等预麻操作,在保证患者麻醉后复苏安全的同时,促进手术麻醉的快速衔接,优化手术麻醉复苏流程,大大的提高了 麻醉科手术室的工作效率,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复苏室是一个小小的战场,这里有年幼需要关爱的小小患者,也有举步维艰的高龄老人,更有焦虑多思的孕产妇们……面对着形形色色的病患,谭淑良始终用关心、耐心去对待、去服务,用微笑、真诚去传递温暖,让患者在病痛下感受到丝丝的安慰。
谭淑良不仅在工作中无微不至、精益求精,还通过课余时间学习视频剪辑和撰写科普,在广东省第二届麻醉护理科普大赛获得了三等奖;她还结合临床护理中遇到的痛点、难点,积极创新,获得了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疫情当先,勇往直前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球,面对疫情,在部队探亲又身怀六甲的她,仍旧义无反顾地投入一线工作,践行着一个医者的初心使命,奋战在抗疫一线。疫情期间,她不断地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疫情防控实战演练,查漏补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应对每一个可疑病例!她常说:“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
谭淑良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医护人员的医德仁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军嫂”,她用柔弱的身躯扛起了“大家小家”的重任,更用她的无私奉献谱写了一首动人的拥军之歌,诠释了一名军嫂的无悔坚守!
军人,用青春和生命书写“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军属,用支持与付出诠释“报国有你,守家有我”。
致敬!每一位军属!
祝福!每一个军人家庭!
供稿、供图:麻醉科 刘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