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王先生(化名)反复出现双下肢浮肿半年,平时尿液中存在大量泡沫,无其他不适,因既往体健,遂未行任何检查及治疗,近一周来下肢水肿加重,伴有活动后气促,到当地医院就诊,查尿常规尿蛋白3+,血清白蛋白26.4g/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什么是“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NS),是指大量蛋白尿(成人>3.5g/24h)、低白蛋白血症(<30g/l),明显水肿和(或)高脂血症等一组临床综合征候群。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有什么?
肾病综合征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因不明,可表现为微小病变、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2.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常见为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系统性红斑狼疮、新生物、药物及感染引起的肾病综合征。一般小儿应着重除外遗传性、感染性疾病及过敏性紫癜等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青年应着重除外结缔组织病、感染、药物引起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老年则应着重考虑排除代谢性、肿瘤有关的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
1. 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机制,是指成人每天尿蛋白排出量大于3.5g。早期一般不易发现,往往发展到水肿,患者才去就诊。也有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高血压、高蛋白饮食或大量输注血浆蛋白可加重尿蛋白的症状。
2. 低蛋白血症
指血浆白蛋白降至<30g/ L 。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容易发生感染、微量元素缺乏、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等并发症。
3. 水肿及体重增加
水肿和体重增加是早期的典型症状,水肿初期表现为晨起时眼睑水肿,晚间有下肢和脚踝水肿。低白蛋白血症使血管内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是造成水肿的基本原因。
4. 高脂血症
一般情况下,胆固醇升高最早出现,随后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血清中低密度、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高脂血症可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肾病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呈小细胞性贫血。
2. 尿液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尿沉渣常含各种管型,也可能出现红细胞和红细胞管型及脂尿。
3. 血生化检查:
(1)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胆固醇、脂化胆固醇及磷脂均增高。
(2)血清白蛋白常≤30g/ l 。
(3)血清蛋白电泳:可见a2和 B 球蛋白增高。
(4)其他:血浆铜蓝蛋白、转铁蛋白、补体和其他免蛋白类型均减少,有时可有血清 VII 因子、纤维蛋白原增加。
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
1. 感染与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关。在发现抗生素之前,本综合征病人主要死于感染。常见感染部位有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原发性腹膜炎等。临床表现常不明显(尤其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
2.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与血液浓缩、高粘状态、抗凝因子缺乏和纤镕机制障碍有,关。发病率约10%-50%。多为肾静脉血栓,次为下肢静脉血栓,甚至冠状血管血栓。可伴发致死性肺栓塞。
3. 营养不良除蛋白质营养不良引起肌萎缩、儿童生长发育障碍外,尚有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障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小细胞性(缺铁性)贫血、锌缺乏所致乏力、伤口愈合缓慢及铜缺乏等多方面的营养不良表现。
4. 肾功能损伤 可因严重的循环血容量不足而致肾血流量下降,发生一过性肾前性氮质血症。经扩容、利尿治疗后恢复。另可出现无低血容量表现、无任何诱因突发的肾功,能急骤恶化,胶体溶液扩容后不能利尿反而引起肺水肿,常需透析治疗,多能于7周左右自然缓解,称之为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另外也可引起真性肾小管坏死或近端肾小管功能紊乱。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不应仅以减少或消除尿蛋白为目的,还应重视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的程度,预防合并症的发生。
一般治疗
1. 休息
2. 饮食优质蛋白1-1.5g/kg/d,热量30-35kcal/d,低盐 NaCl <3g/d(水肿时)。
对症治疗
1. 利尿消肿
①利尿剂,包括渗透性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潴钾利尿剂,白蛋白。
②利尿原则,不宜过快过猛,以免血液浓缩,加重高凝,诱发栓塞。利尿,抗凝同时治疗。
2. 减少尿蛋白 ①ACEI类 ②ARB类 ③长效钙离子拮抗剂 ④饮食控制。
主要治疗
1. 肾上腺皮质激素
①治疗原理:抑制免疫,抑制炎症,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
②治疗原则:用量要足,减药要慢,维持持久。
激素敏感型:用药8周内肾病综合征缓解。
激素依赖型:激素减药到一定程度即复发。
激素抵抗型:激素治疗无效。
副作用:感染、药物性糖尿、骨质疏松、上消化道出血。
2. 细胞毒药物
①环磷酰胺:成人使用剂量为1~2mg/(kg·d)或75mg/(m2·d)、 维持治疗8~12周或总剂量≤8g,力争达到完全缓 解并减少复发的目的。久用不良反应大,易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
②霉酚酸酯:价格昂贵,但不良反应少,其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③环孢素A:可替代激素治疗,但有一定的毒性,停药易复发,且价格昂贵。
④他克莫司: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与环孢素相似,不良反应小于前者,但同样价格昂贵,不能作为首选药物使用。
3. 中药治疗
雷公藤多苷片、百令胶囊,保肾康,肾炎康复片,冬虫夏草。
肾病综合征的预后
决定肾病综合征预后的因素包括:
(1) 病理类型:一般而言,微小病变肾病及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预后较好,膜型肾病次之,但病变进展缓慢,发生肾功能衰竭较晚。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重度系膜增生型肾炎预后差,治疗常无效,病变进展较快,易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其中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预后最差。
(2) 有显著的高脂血症,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和肾小球内高压者预后较差。
(3) 有并发症,如反复感染、肾静脉血栓等,亦影响预后。
作者简介
曾展帮,主治医师,2014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本科,学士学位,2014年8月入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文博彩平台分院(中文博彩平台人民医院。主要从事肾内科临床医疗工作及血透工作,有丰富的肾内科学临床经验,擅长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IgA肾病,高血压肾,多囊肾,肾积水,肾盂肾炎等引起的急性、慢性肾衰,对原发病的诊断及可逆因素的处理,及各种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供稿:肾内科 曾展帮
参考文献:诊断学(人卫第八版),内科学(第八版),内科学肾脏病分册(人卫版),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人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