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多病之秋,中医科专家支招巧防治_医院资讯_中文博彩平台

中文博彩平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县有关单位 > 县人民医院 > 医院资讯
分享到:
多病之秋,中医科专家支招巧防治
  • 2023-09-21 09:32:48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县人民医院
  • 【字体:    

  秋季,在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进入秋季,白昼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天气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凋落。由于热、湿、寒、燥交替,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身体素质差的人很容易招致疾病,因此秋季也被人们戏称为“多病之秋”,我们更应注重疾病的预防,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中医认为

  秋季容易出现以下病症

  肺燥

  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秋季气候干燥,失于水分滋润,自然界呈现一派肃杀景象。燥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燥邪,容易出现皮肤干燥、脱皮、瘙痒等症状。又因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影响肺气之宣降,出现干咳、喉咙干痒、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脾胃不和

  由于秋季气候变化及昼夜温差悬殊,极易腹部着凉。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导致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其抵抗力和适应性降低。

  同时,天气转凉,食欲旺盛,又有大量瓜果上市,饮食不当会加重胃部负担,使得患肠胃疾病的人数增多。秋季易出现脾胃不和,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关节疼痛

  进入秋季,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又寒意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其实关节炎在中医叫做痹症,痹症就是疼痛,相应部位出现关节炎的时候,比如膝关节炎就叫做膝痹;颈椎病是因为在颈项的部位发生了疼痛,所以叫做项痹;还有肘痹等一些其他部位的痹症。

  温度降低是诱发骨关节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能响应这个诱因并导致骨关节疾病发病的还有一个重要内因,就是经络不通。

  秋冬季节,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造成关节部位血脉不畅,从而诱发骨关节疾病。所以到了秋季,疼痛性疾病就很容易表现出来。比如肩周炎、颈椎病、关节疼痛等。

  忧思之虑

  中医认为,秋季在五行中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由肺精、肺气化生。《素问·举痛论》中所说:“悲则气消。”肺精气虚衰或肺气宣降失调,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夏秋之交,除了导致身体上的种种不适,还会诱发情志病。

  从中医上讲,情志病是指因七情而致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包括癫狂、脏躁、郁证、不寐等。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与五行学说和四季变化存在着相应的联系。例如,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中的“金”与五行中的“肺”相应,七情中的“悲”属金,四季中的“秋”也属金。所以“秋”对应于肺,肺在志为悲。

  “秋风萧瑟天气凉”“一场秋雨一层寒”。当秋风起时,凉意逼人,席卷着落叶,令人感到无比萧瑟;而一旦秋雨连绵,天气阴沉,越发会引发人们的伤感情绪。另外,由于女性自身普遍情绪波动较大,所以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故而悲秋者女性数量比较多。

  如何预防“秋病”?

  我院中医科副主任柯锦运副主任医师表示预防秋季疾病需要从饮食、起居、运动等多个方面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调养:秋季饮食应以清淡、润肺为主,如梨、百合、藕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适当食用酸味食物,如山楂、柚子等,以养肺敛阴。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干燥的空气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因此要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可使用加湿器或者放置水盆等方式增加室内湿度。

  避免过度贪凉:广东秋季需要防暑降温,谨防“秋老虎”发威。但切勿过度贪凉,会损伤人体阳气降低免疫力。因此要适当保暖,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

  坚持适当的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建议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散步等。

  调畅情志,解忧郁:秋季五脏归属为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烦躁悲忧之情绪。在进行精神调养时,要坚持内心平静,神志安宁。在情志上要忌悲忧伤感,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不妨多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登山、旅游等,以消解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

  中药调理: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如麦冬、枸杞等。


  供稿:中医科 柯锦运,新媒体运营中心 欧恩彤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此页面已归档】 【TOP】打印页面】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