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肝硬化,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得了肝硬化还会吐血,吐血量多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下面我们来聊一聊肝硬化那些事儿。
正常人的肝脏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肝脏因各种原因引起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炎症,导致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
从患者被确诊患有慢性肝炎开始,其肝脏可能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才会发展为肝硬化。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
1、病毒性肝炎
2、慢性酒精中毒
3、药物
4、化学毒物
5、胆道疾病
6、遗传代谢障碍性疾病
7、循环障碍性疾病
8、自身免疫性疾病
9、寄生虫
肝硬化的表现
1、患者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营养较差,消瘦,面色灰暗(肝病面容),皮肤干枯粗糙、夜盲、水肿、舌炎、口角炎。
2、食欲减退,进食后上腹饱胀,有时伴恶心、呕吐,稍进油腻食物易引起腹泻。有些患者会有腹部胀痛或全身发黄。
3、患者易出现牙龈出血或黑便(消化道出血)情况,贫血(长期慢性失血)
4、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形成肝掌和蜘蛛痣;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钠潴留、尿少、腹水形成。
5、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1)脾大,脾功能亢进;
(2)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常在恶心、呕吐、咳嗽、负重等使腹内压突然升高,或因粗糙食物机械损伤、胃酸反流腐蚀损伤时,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出现呕血,黑便及休克等(消化道大出血)。
(3)腹水:门静脉压力增高,低清蛋白血症(<30g/L)肝淋巴液生成过多,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抗利尿激素增多,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小球血流量减少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水。
为什么会吐血?
肝脏的供血主要依赖门静脉系统,当肝硬化时,因为细胞的“僵化”,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从而使部分血液通过旁边的侧枝血管进入肝脏,其中之一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
因为长时间的高压力血流通过,导致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逐渐曲张,当某天终于承受不住压力或因为吃了坚硬的食物戳破血管,那么血液就会奔腾而出,病人大口吐血的恐怖场面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
如何预防肝硬化和治疗?
肝硬化的治疗是综合性的,首先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紧张、激动和焦虑;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饮食方面: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严禁饮酒!如果是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严禁食用坚硬粗糙食物。
药物治疗:目前没有逆转肝硬化的特效药,一部分中药治疗在延缓疾病的进展方面有一定的疗效。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
预防:严禁喝酒!如果有肝炎病史的小伙伴记得一定要进行随访,还有伤肝的药物尽量少吃。定期的全身体检是观察和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好办法。
供稿:感染科 张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