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流行病的传播。近日,全国各地红眼病集中爆发,其传染面大,流行性强,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
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是急性结膜炎的一种俗称,因患者的白眼珠非常红而得名。它在狭义上指夏秋季节高发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广义上包括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和急性病毒感染引起的结膜炎。
“红眼病”有什么症状?
“红眼病”潜伏期短,一般为12-48小时。起病急剧,自觉症状明显,双眼先后或同时患病;有剧烈的异物感、眼红、眼痒、眼刺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早期分泌物为水性,重者带淡红色,继而为粘液性。
●注意:小朋友眼睛红未必都是“红眼病”,建议家长还是去医院让医生进行专业诊断;家长切记不要随意买眼药水给小朋友滴。
“红眼病”是怎么传染的?
有人说看一眼就被传染了,这过于夸张。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被传染。
如:直接接触病人眼睛分泌物;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毛巾、穿过的衣服、脸盆,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各种工具等;接触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水等;接触患者用过的眼药水等。
“红眼病”该怎么治疗和预防?
出现“红眼病”时,需及时前往医院眼科就诊,遵循医嘱按时滴眼药水治疗,7-14天可以痊愈。不要贸然自行购买眼药水,以免用药错误,延误病情。
滴眼药水时应先洗净双手,轻轻扒开眼皮,在距离眼睛1-2cm处将眼药水滴入,瓶口不要接触到眼睛和睫毛,如果需要滴不同种类的眼药水,则要间隔至少5分钟。
若用药时孩子哭闹明显,可以用被子包裹孩子的身体及四肢进行固定,再轻轻扒开孩子眼皮滴入眼药水,不要只滴在眼皮上或眼角处,因为药物只有滴进眼睛才能发挥作用,流到眼外的眼药水用纸巾擦掉即可,若哭闹流泪多可补滴1-2次。
病人病后7~10天内,应尽量居家治疗休息,勤洗手,病人的洗漱用品要严格做到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同居室人员分开,防止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减少公共场所活动,不要进入公共浴池及游泳场。
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可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如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应充分清洁或消毒手部。
同时家里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毒滋生。保持居家清洁。
如眼睛出现不适症状,不去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场所,并尽量不与家人接触。
供稿:眼科 叶善文、宋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