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博医优秀护理集体|心血管内科:护“心”卫士的坚守与温度_医院资讯_中文博彩平台

中文博彩平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县有关单位 > 县人民医院 > 医院资讯
分享到:
博医优秀护理集体|心血管内科:护“心”卫士的坚守与温度
  • 2025-05-15 11:06:13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县人民医院
  • 【字体:    

  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文博彩平台分院(中文博彩平台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活跃着一支平均年龄仅25岁的护理团队。25名护士守护着60张病床,这群年轻的“护心人”以白大褂为战袍,以监护仪警报为冲锋号,用专业与温度筑起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防线。在今年的“5·12”国际护士节的评选中,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荣获“优秀护理单元”的称号,荣誉背后是她们日夜坚守的动人故事。

文章配图

  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卫士

  心血管疾病的战场瞬息万变,急性心梗的黄金抢救时间、重症监护的不眠之夜、介入术后的精密观察、慢性心衰的长期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是与死神的拉锯战。

  去年冬天,42岁的陈女士因急性心梗合并脑梗死被送入医院时,已出现意识丧失。经过急诊医学科团队奋力抢救后送介入室完成冠脉造影手术,手术成功后患者在ICU病房治疗1周后转入心血管内科,当时接到这名患者时,我们护理团队查看患者肢体肌力测定为0、言语含糊、不能自行进食、持续高热、眼神透露着深深的绝望,在与家属交谈中得知陈女士有个刚满18岁的女儿。针对陈女士的情况,我们在查房时都会握着陈女士的双手给予她鼓励,让她充满信心,慢慢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越发强烈,求生欲望也越来越强。科室内也多次针对陈女士的病情展开讨论。

  我们深知这样的病例护理难度极大,心梗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活动量以防心脏负担加重,而脑梗后康复又必须尽早进行肢体锻炼,如何在这“矛盾”中寻找平衡,成为摆在我们团队面前的难题,医护团队在反复讨论后,设计出“阶梯式康复计划”,从患者卧床被动训练到逐步站立行走,同时使用“康复日记”记录点滴进步,同时心血管内科联合康复医学科给予陈女士系统的康复训练。

  终于!奇迹发生了,陈女士从卧床不起到轮椅康复出院。再到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随访中,陈女士从卧床不起到独立行走,从口齿不清到能说出自己的需求。还记得当时陈女士在不需要家属的搀扶下自己独立行走回科室感谢我们时,我们科室的护士姑娘们都感到非常的欣慰,感叹到生命的韧性超乎想象。

文章配图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我们不仅是技术的实施者,更是患者遭遇“黑暗”时出现的微光,我们让护理从病房延伸到患者生活;通过一句鼓励、一次握紧的手、一份详细的出院指导,用人文关怀点亮患者康复的希望之灯。  

  1+1>2的守护方程式

  护理工作从不是“一个人的战场”,静脉穿刺时的默契配合,抢救患者时的争分夺秒,疑难病例讨论时的思维碰撞……正是这份“并肩作战”的信任,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无所畏惧。我们的团队中,有从业二十多年的前辈传授经验,有“00后”护士创新服务方式,有专科护士深耕技术领域。每一次进步、每一份荣誉,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份“优秀集体”的称号,是对我们“1+1>2”的团队精神最坚实的肯定。

文章配图

  做有精度更有温度的“护心人”

  荣誉是肯定,更是新的起点。站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以更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行。

  护理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我们始终以专业为本,致力于打造学习型团队。针对不同年资护士的特点,我们制定了阶梯式培养计划——“导师制”让经验薪火相传,“技能比武”锤炼实战能力,“案例研讨”碰撞思维火花。我们鼓励每位成员深耕专业领域,在危重症护理、慢病管理等方面形成特色,让专科护士资质成为我们专业实力的见证。

  我们深知,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温度的传递。从患者踏入病区的第一刻起,“首问负责制”确保他们不迷茫;“床边宣教卡”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化解健康知识的晦涩;“患者意见直通车”让每一声诉求都有回响。定期开展的满意度调查不是终点,而是我们优化服务的路标,因为真诚的沟通才能浇灌出信任的花朵。

文章配图

  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发光发热。我们将通过团队拓展活动锻造默契,借心理沙龙拂去疲惫;每月“护理之星”的评选,让那些深夜查房的身影、抢救时坚定的目光被看见、被铭记。在这里,每一条建言献策都会被认真倾听,因为我们知道:唯有携手同行,才能让这份守护生生不息。

文章配图

  这,就是我们许给未来的承诺——用专业守护生命,用温暖点亮希望,让“优秀护理单元”这块牌匾,永远闪耀着实干的光芒。

  供稿:心血管内科 张小莹

  供图:新媒体运营中心 叶毅艳

  一审:张小莹

  二审:聂洪钰

  三审:张璐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此页面已归档】 【TOP】打印页面】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