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个普通的工作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文博彩平台分院(中文博彩平台人民医院)介入室的宁静,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骤然打破。一位刚下高速便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在急诊医学科经历半小时生死时速般的心肺复苏后,被紧急转运至介入室。推进门的刹那,心电监护仪刺耳的警报声与医护人员沉重的呼吸瞬间交织成紧张的序曲。监护屏上,杂乱无章的室颤波疯狂扭动,那不规则的轨迹,宛如死神挥舞的镰刀,冷酷地悬在患者生命的边缘。
“准备除颤!”心血管内科重症室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温灵武的指令斩钉截铁。我迅速将电极板涂抹上导电糊。第一次除颤,毫无反应;第二次、第三次……连续十几次电击过后,汗水浸透防护帽,滴入眼中带来阵阵刺痛,却远不及心底那份焦灼。门外,是家属无声的煎熬等待;门内,手术台边,我们正以近乎偏执的执着,与死神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拔河。
“血管开通刻不容缓!”温灵武的声音沉稳如磐石,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默契协作:消毒、铺巾、穿刺,动作精准流畅,如同演练过千百遍。导丝缓缓探入,艰难穿过堵塞的血管;球囊成功扩张,撑开生命的通道;支架稳稳置入,筑起坚实的壁垒。然而,手术室里令人窒息的紧张感并未消散——监护仪上,那团毫无规律的室颤波仍在疯狂跳动,如同濒死困兽绝望的最后一搏。我们深知,唯有将这狂乱的曲线驯服,让它重新跳动起规律而有力的脉搏,才算真正将患者从鬼门关夺回。
每一次心跳骤停与复苏的较量,都是生与死的短兵相接。这场关乎生命的鏖战,远未到鸣金收兵之时。“继续除颤!”伴随着一次次能量的释放,在第二十三次电击之后,监护仪屏幕骤然一变——那期待已久、象征生机的波形,终于跃然而出!刹那间,手术室内压抑凝固的空气被无形之手撕裂,大家相视而笑,口罩上方,湿润的眼角闪烁着微光。
术后的日子里,我总会在忙碌间隙抽身去病房探望他。看着他一步步挣脱昏迷的束缚,从孱弱苏醒到日渐康复,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让我们由衷欣慰。记忆犹新的是他第一次挣扎着坐起身时,用细若游丝的声音说出的那句:“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简单的话语,却瞬间击中我心,眼眶不由得发热。
如今,患者早已康复出院,重拾生活的轨迹。然而,每当我踏入介入室,目光触及那些熟悉的仪器设备,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便清晰地浮现眼前。它让我刻骨铭心地领悟到:作为介入室护士,我们不仅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在至暗时刻为患者点燃希望星火的人。那些与时间赛跑的瞬间,那些永不放弃的执着坚守,最终都化作了生命画卷上最温暖、最有力的注脚。
供稿:放射科 梁路容、徐巧篱
一审:张竞成
二审:聂洪钰
终审: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