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1日)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
也是盛夏的开始
夏至之后
天气越来越热
开始进入“梅雨”季节
呈现出气温高、湿度大的气候特点
今天
小编和大家聊一聊
夏至养生的话题。
夏至养生
宜晚睡早起
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宜晚睡早起。
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儿,缓解疲劳的同时还可避免暑热侵袭。
适当的午睡,可以补充夜晚睡眠的不足,既可以避免烈日直射,也可使疲劳得到缓解。
不可过于贪凉
适度出汗是解决暑湿很好的方法。室内使用空调时,要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以防风热感冒。
由于气候炎热,温度较高,大多数人喜欢睡觉时开着空调或者电扇直吹人体,此时人体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因此,空调与电扇直吹人体,易使风寒之邪与湿邪结合,侵犯人体,导致全身酸痛、关节僵硬、湿疹、头痛、发热等症状,所以建议睡眠时不要让空调或者电扇直吹身体。
清淡饮食为主
冷食不宜多吃,贪多必损伤脾胃阳气。
可适度吃些苦味食物,能清泄暑热,增进食欲。
很多人有苦夏的问题,这是源于天气炎热,出汗较多,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此时饮食宜清淡为主,多食苦味食物,如苦瓜、马齿苋等,以祛暑清热;同时,可多吃些生津之品,如西瓜、杨梅等,补充水分,祛除暑湿之邪;切忌过食辛辣热性食物,以免助热生火;食用冷食瓜果应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运动宜选择清晨傍晚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不要做激烈的运动,以免大汗淋漓。
夏季运动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此时天气凉爽,可以采用健步走、慢跑、太极拳等运动缓和的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宜避开烈日炽热之时且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以免汗出太过,损伤阳气,耗伤阴气,且运动后不可用冷水淋浴或冲头。
心静自然凉
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心静自然凉,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作风险。
夏至节气想要预防疾病发生,人们应首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忌恼怒忧郁,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另外,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心静自然凉最是保证”阴阳平衡”,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作风险。
夏至食谱
冬瓜赤小豆煲生鱼汤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鱼2条、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洗净,冬瓜洗净,连皮切,生鱼去鳞和内脏。鱼慢火煎至微黄,与赤小豆、冬瓜、生姜放入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大火煲沸后改小火煲2个半小时,加入适量盐、油便可。
功效:健脾祛湿,消肿解毒。
丝瓜西红柿粥
材料:丝瓜五百克,西红柿三个,粳米一百克,葱姜末、盐、味精适量。
做法:丝瓜洗净去皮,切小片西红柿洗净切小块备用。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置火上煮沸,改小火煮至八成熟,放入丝瓜、葱姜末、盐煮至粥熟,放西红柿、味精稍炖即可。
功效:清热祛暑、除烦止渴、补益利五脏。
玫瑰普洱茶
材料:玫瑰花15克,普洱茶3克,蜂蜜适量。
泡法:先将普洱茶放在杯碗中,注入开水。第一泡茶倒掉不喝。第二泡加入玫瑰花,再注入水浸泡15分钟,待凉些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缓解烦躁,疏理胸闷。
来源:综合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陈钰
校对:廖彩霞
审核:范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