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即将入伏,养生要注意:养阳气、祛暑湿_工作动态_中文博彩平台

中文博彩平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县有关单位 > 县中医院 > 医院资讯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即将入伏,养生要注意:养阳气、祛暑湿
  • 2024-07-02 09:55:22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中文博彩平台中医医院
  • 【字体:    

  暑伏,又称“三伏”,即中医常说的“长夏”,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俗话说,“热在三伏”。每年的三伏天都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最潮湿闷热的日子,一般持续30-40天。

  为了适应又闷又湿的天气,不少人吹空调、喝凉茶、喝冷饮.....看似“享受”,实则为身体埋下“寒湿”的隐患。

  寒湿邪乎侵袭体内,易导致浑身沉重、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可能出现中暑、腹泻、脱水、热痉挛、疱疹、湿疹、痱子等疾病。

  想要平安度过三伏天,博中医提醒:要养阳气、祛暑湿!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养阳气

  根据“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三伏天时自然界的阳气最旺盛,同时人体的阳气也最充沛,最适宜温补阳气,驱散内伏的寒邪湿邪,进而调节人体免疫力,达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三伏贴

  通过药物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经脉脏腑功能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中文博彩平台中医医院开展三伏天贴敷疗法历史悠久,采用纯手工现场调制药物,药效醇厚有力。且配备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中医师,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病症,采取先辨证,再贴敷治疗,让贴敷取得更好的疗效。

  艾灸

  艾草为纯阳之物,在三伏阳气较旺盛之时施以艾灸,艾草的药性更容易渗透,疗效更佳。因此三伏艾灸借助天时清扫体内的阴寒之气,有效地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特别适合怕寒怕冷者,儿童和老人,经常伴有妇科炎症的女性,身体易浮肿水肿的人,经常拉肚子的人的人群。

  督脉灸

  督脉灸属于典型的“冬病夏治”的一种,将经络、药物、艾灸等多种治疗优势相结合,通过激发协调诸经,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调整虚实的作用。三伏天做督灸是最好的改变虚寒体质的时机。

  刮痧——祛湿扶阳

  三伏天是阳气最盛的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此时刮痧可以帮助身体解除暑热,缓解中暑症状,排出身体寒湿,提高身体免疫力。

  中药熏蒸疗法

  三伏天是阳气至盛时期,此时进行中药熏蒸有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补气血,疏风寒、排毒养肌、燃烧脂肪、舒缓压力,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针对反复感冒、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手足发凉、宫寒、脾胃虚寒类疾病有显著的功效。

二 、饮食上应健脾祛暑湿

  中医认为,脾主长夏。三伏天是健脾、养脾、治脾的关键时期。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遵循有营养、易消化、忌生冷油腻的原则,以防助热生湿,损伤脾胃。

  可适当多食薏苡仁、茯苓、芡实等健脾渗湿之品,赤小豆、荷叶、冬瓜等利水消肿之品,陈皮、山楂、豆蔻等理气开胃之品,绿豆、莲子心、苦瓜等清热泻火之品。另外,暑热导致出汗较多,易伤津耗气,故饮食上还可选用乌梅、山药、白扁豆等,以生津止渴、补脾益气。

三 、适当运动

  常言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在酷热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引发中暑等问题。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适度运动,运动微微出汗可体内的寒湿气发散出来,有助气血循环,增加身体的代谢。

四、起居有度

  三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建议晚睡早起,但不应晚于23时,养成定时就寝的习惯,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同时,睡好子午觉,休息约30分钟即可,可以有效缓解疲劳。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

在三伏天好好调理,注意养生,

将疾病赶跑,健康度过每一天!


供稿:邓炜臻

编辑:刘嘉星

审核:廖彩霞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此页面已归档】 【TOP】打印页面】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