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疾病高发期也来了,假期如何预防?博中医今日跟您叨叨~~
为何春节假期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冬季早晚温差大,气温较低,寒冷刺激容易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春节期间作息不规律、饮食油腻、情绪波动大、烟酒摄入增加了不少,这些都会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诱发疾病。
许多患者症状并不明显,并且极容易被忽视,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微”信号是可以看出端倪的。
心血管疾病发作时有什么症状?
1.胸闷、胸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可由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包炎或肺梗死等引起,以心绞痛最为常见。心绞痛多数呈短暂发作性胸骨后疼痛或紧缩感,部分冠心病患者会表现为上腹痛、肩背痛。
2.气促 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甚至休息状态下仍有呼吸困难,多为心力衰竭的表现,常伴有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体征。
3.心悸 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
4.头晕、头痛 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但当患者出现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亚急症或者高血压急症时亦可出现。
一旦发病是非常凶险的,
必须与时间赛跑,
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怎么办?
★保持镇静:在遇到突发情况时,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加重病情。
★拨打急救电话:及时拨打120,让专业医护人员尽快赶到现场进行救治。
★就地救治:即使倒到地上也不要将其搬上床,让患者就地平卧、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异物,让患者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若出现呕吐,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被误吸气管,造成窒息。
★创造通风环境:打开窗户或门,以确保空气流通。如果患者感到闷热或窒息,请确保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进入房间。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健康过节指南
注意保暖
寒冷刺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诱因,气温骤降时,尽量少出门或不出门。如果必须出门,应多加衣服、不迎风吹面、戴帽子、围围巾、戴口罩等。
合理饮食
面对各类美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须谨慎吃喝,饮食要有节制,而且应以清淡为宜,尽量避免食物油腻、过甜、过咸。多喝水,最好睡前和早晨各饮一杯,可以稀释血液,预防心肌梗塞和中风。
控制情绪
大喜大悲等情绪波动是引发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乐观平和的心态特别重要。搓麻将、打扑克等娱乐活动也要有节制,切忌情绪波动太大(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规律作息
新春佳节走亲访友,一些人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晨起早、入睡晚,不能保证正常的休息,倦怠乏力等症状也会凸显,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维持正常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不熬夜。
戒烟限酒
春节聚会增多,吸烟饮酒量会显著增加,这不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过度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力衰竭,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该戒烟和限制酒精的摄入。
适当锻炼
适当做一些温和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坐式气脉畅通操和八段锦拳等运动,同时运动要注意时间,不宜过早,最好选择温度适宜的时间段如上午10点以后至下午3点以前。
按时服药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定时定量服药很重要。千万不要因为过年走亲访友,事务繁多而忘记吃药;或者自感症状加重或好转而改变用药剂量,如此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春节假期怎么吃更健康?
博中医推荐几款的药膳方,给大家在春节假期里食疗!
芹菜炒淡菜
【组成】芹菜150g,淡菜30g,姜丝、蒜茸各少许。
【功用】滋阴补肾、降压。
西洋参田七炖鸡肉
【组成】鸡肉120g,西洋参10g,田七3g。
【功用】补气养阴、生津止渴、清降虚火、化瘀止痛。
山楂降脂茶
【组成】鲜山楂30g,生槐米5g,嫩荷叶15g,草决明10g,白糖适量。
【功用】化瘀行滞。
供稿:邓炜臻
编辑:刘嘉星
审核:廖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