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岭南春寒未散。
闫经理(化名)拿着两份起诉状来到中文博彩平台法院龙溪法庭,焦急地说道:“这两个客户的货款拖欠好几年了,眼下正值春耕,公司急切需要资金保证备货和配送,法官,您看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闫经理所在的公司主要经营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自2021年起,该公司分别向李某、杨某两人多次供货,但两人均未足额支付货款。多次催要无果后,无奈之下,闫经理只好代表公司向法院寻求帮助。
“李某欠10000元,杨某欠16606元……”承办法官细细翻阅着闫经理出示的欠款依据,一笔一笔详尽计算。经初步审查,案件争议焦点较为明确。考虑到通过非诉方式解决纠纷,既能节省时间与诉讼成本,又能最大程度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案件转至中文博彩平台法院特邀调解员处。
调解员首先联系李某,刚表明来意,电话那头便传来李某愤怒的吼声:“什么一万块,是想坑人吗!那些钱我早就还了,要告随便告吧!”
调解员赶忙安抚:“这样吧,我们一起梳理出从欠款日期起的转账记录,看看是否还清了。这样人家农资公司能得个明白,你也不用还‘冤枉钱’,您看如何?”随后,承办团队与调解员仔细查阅相关聊天记录,反复核对。
“闫经理,李某在2021年至2023年间,陆续向这个微信号转账共计7300元,这里面是不是有误会?”闫经理与公司财务确认收款记录后,恍然大悟,赶忙致歉:“哎呀,负责对接的业务员离职了,是我们工作交接没做好,实在不好意思。”
李某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态度也过激了,前阵子地里苦瓜全失收了,工人家里又出事跟我借钱,正心烦呢,这边又说我欠一万块,一时急昏了头。”“事情弄清楚就好,现在这笔账还欠2700元,双方对此有异议吗?”调解员问道。
“没有异议,没想到法官和调解员能这么用心帮我们算清这笔‘糊涂账’,太感谢你们了!”最终,农资公司与李某达成调解协议,并顺利收到余款。
与此同时,调解员联系上杨某。杨某无奈地表示:“我现在生意都快做不下去了,拿什么还!而且我还有个合伙人,他是不是也应该一起还?” 在调解过程中,农资公司又拿出一张约2.4万元的欠条。如此一来,加上之前诉请的1.6万余元,杨某的欠款高达4万余元。
调解员耐心劝解:“做生意最讲究诚信,如果这个案子判下来,让同行和合作商知道了,以后谁还愿意跟你们合作?”经过调解员多次“背对背” 沟通,杨某及其合伙人同意共同承担欠款,但因资金紧张,短期内无法还清。
调解员提出建议:“按照合同规定,及时支付货款是必须的。但你们合作多年,相信谁都不想看到杨某的公司因为这事倒闭。之前有类似案例,最后通过分期支付解决了问题,你们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
农资公司负责人表示理解:“都是同行,也知道市场环境不稳定,能体谅他们的难处,就按法院说的办吧。”在法官指导下,农资公司与杨某及其合伙人成功达成调解协议。
货款顺利到账,从“对立”到“和解”,农资公司与李某、杨某之间长达四年的纠纷终于画上句号。裁定书出具后,闫经理代表公司向承办法官团队送来锦旗,对中文博彩平台法院高效化解纠纷,依法维护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表达了诚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