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胜和陈美玲夫妇创办露营营地时遇到办证等问题,有关部门悉心指导;薛耀文创业种植澳洲坚果,果园土地肥力不足,有关部门为果园提供技术指导……这一幕幕是中文博彩平台龙溪街道支持农业农村人才创业,做强做优乡村产业的一个个真实写照。据悉,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龙溪街道建立完善支持农业农村人才创业的协调机制,及时了解并收集农业农村人才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的创业之路更畅顺,让乡村产业更加兴旺。
农业农村人才到龙溪创业,产业兴旺图景加快绘就
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不仅让乡村越变越美,让农业越来越有奔头,还吸引了一众外出人才回乡创业建设家乡,也吸引了不少有志农业发展的社会人才到农村创业,发展乡村产业。
龙溪街道结窝村,这个位于广汕公路、广惠高速与龙桥大道交会点的美丽乡村,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焕发了新的生机。在这个美丽乡村里,有个露营营地新晋成为当地的网红点,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都吸引了一拨拨游人前往游玩打卡。游人或三五好友,或一家大小结伴而来,租下一个帐篷或天幕,摆上茶具、茶点等,大人静静地享受自然美景、体验乡村慢时光、感受宁静的美好,小孩在嬉戏追逐,与大自然来个零距离。在游人享受幸福时刻时,总有两个忙碌的身影在操劳。他们是结窝村的钟玉胜和陈美玲夫妇,这个营地的创业者。他们也曾是城市中的奋斗者,如今他们选择回归故土,创办白石下露营营地,成为乡村振兴的追梦人和实践者。他们说:“结窝村自然环境不错,交通又便利,这些年乡村颜值又更高了,很适合开展露营这类乡村旅游。”
在龙溪街道埔心村也有同样的新农人,只是他选择的创业方向不一样,他希望在种植业上有所作为。他叫薛耀文,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龙溪人。2017年,薛耀文成功引进并种植了澳洲坚果300多亩。当下,走进薛耀文的澳洲坚果种植园,仿佛进入了深绿色的“魔法森林”。树上,一颗颗圆润饱满的夏威夷果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枝头,仿佛无数颗翠绿的宝石在绿叶间闪耀。“虽然今年的降水偏多,但到9月份成熟期,我们预计产量也有30多万斤。”薛耀文信心满满地说,“目前,坚果成品的售价卖到每斤45元,生果的话会有人上门采购,价格大概是每斤6~7元,预估今年收益有200多万元。”当前,澳洲坚果种植园不仅给创业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为当地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子。
澳洲淡水龙虾原产澳大利亚,属于名贵淡水经济虾种,具有出肉率高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备受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如今,惠州市新蓝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CEO黄汉杰将它们安家落户在了龙溪街道夏寮村。惠州市新蓝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选址于夏寮村,投资建设“新蓝龙数智农业产业园”,以此为中心落户新蓝龙总部基地,立志将总部基地打造为“科技节能型的、蓝龙虾现代产业文化IP特色的‘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示范性基地”。据了解,新蓝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落户不仅为夏寮村带来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同时,通过合作种养的方式帮助村民提高收入:公司负责提供养殖技术和销售,村民只管养殖,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积极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在龙溪街道,人才回流创业,社会人才不断涌入,让农业农村领域的创业故事在不断上演着。正是有了他们的加入,龙溪乡村产业特色愈发明显,乡村产业发展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产业兴旺的图景在加快绘就。
贴心服务排忧解难,人才创业有信心有拼劲
创业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创业者的成功,不仅靠他们自身的努力,也与龙溪街道对人才创业的支持与指导密不可分。在龙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人才的创业工作,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尽最大努力帮他们解决困难。
“街道办和村里给了我特别大的支持和帮助。”提起创办白石下露营营地经历,钟玉胜难掩心中的激动。钟玉胜介绍,创业初期,他对办理营业许可、审批手续以及消防安全验收等方面一无所知,期间得到了街道相关部门的热情服务和悉心指导,很顺利地将相关手续办理了下来。也正是如此,由他们夫妻创办的白石下露营营地迅速在太平山脚下建立起来。让他感动的还有,在大家的精心策划和宣传推广下,白石下露营营地逐渐成为了附近小有名气的旅游目的地,也为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而今,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为营地提供服务和维护。
薛耀文也有同感。今年,龙溪街道相关部门在了解到果园土地肥力不足,对澳洲坚果产量可能有较大影响的情况后,迅速行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果园提供技术指导和物资支持,帮助薛耀文解决果园土地肥力不足的问题,保障了澳洲坚果的健康生长和产量。薛耀文表示,有了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他计划明年将坚果种植园扩产至1000亩,并打造坚果加工厂,成立自有坚果品牌,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为“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贡献力量。
作为外地过来创业的社会人才黄汉杰也感受到了龙溪街道对创业者的贴心和暖心。他说,在新蓝龙项目落户过程中,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企业需要增设室内养苗育苗等设施,便积极与他进行沟通对接,根据相关政策协助他办理设施农业用地报备;在项目投产后,相关部门也主动作为,助其申报县农业农村局集中连片尾水治理项目,帮助他改善鱼塘水质,降低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风险,进一步提高鱼苗存活率及产量。黄汉杰说:“有了街道办的支持,我们将创新村企合作模式,一心探索发展农业水产养殖的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最终实现联农、带农、助农的共同富裕目标。”